[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89523.4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生;王杭挺;刘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赵娟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系统 新能源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配电滤波单元;配电滤波单元通过充电接口与充电桩连接;通过负载端接口与电机驱动逆变器连接;通过升压线接口与电机绕组连接;多个安规电容和多个磁环分别布置于靠近配电滤波单元中各个接口的位置。本发明利用接口处的安规电容,为线路线缆传导的电压纹波、电流纹波提供了对地低阻抗泄放路径,抑制了强电磁干扰。利用第一磁环滤除了共模干扰,抑制了升压充电线产生的强电磁干扰。较好的从整体上抑制了高压系统的强电磁干扰,减小了电能损耗,以及减小了强电磁对敏感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干扰,提高了敏感电子设备产生信息的精确度,间接提升了新能源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为了提高续航与动力等指标,越来越多的厂商以800V或更高电压动力电池平台为后续整车的开发方向,而目前市面上存量的充电桩多数为500V和750V规格,1000V规格的充电桩较少。因此就存在800V或更高电压动力电池平台的新能源汽车无法使用500V的充电桩充电,而使用750V充电桩充不满动力电池组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经有利用电机和电机驱动逆变器等硬件,或者利用专门的升压充电模块,以升压充电的方式实现低电压等级充电桩为高电压等级电池组充电的方案。但这类方案由于线路较多、接线复杂,高电压系统的电压纹波、电流纹波会对线路以及敏感电子设备产生强电磁干扰,该强电磁干扰不但会造成电能损耗,而且会干扰敏感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导致敏感电子设备产生错误的信息,进而影响新能源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高压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系统,所述高压系统包括:配电滤波单元;所述配电滤波单元包括:多个安规电容、多个磁环、充电接口、负载端接口以及升压线接口;
所述配电滤波单元通过所述充电接口与充电桩连接;
所述配电滤波单元通过所述负载端接口与电机驱动逆变器连接;
所述配电滤波单元通过所述升压线接口与电机绕组连接;
所述多个安规电容和所述多个磁环分别布置于靠近所述配电滤波单元中各个接口的位置;其中,升压充电线、所述电机驱动逆变器的正极放电线以及所述电机驱动逆变器的负极放电线穿过所述多个磁环中的第一磁环,所述升压充电线为连接所述配电滤波单元与所述电机绕组的电线。
可选地,所述配电滤波单元包括:升压子单元、保护隔离子单元;所述多个安规电容包括:第一安规电容、第二安规电容、第三安规电容、第四安规电容;
所述升压子单元的第一端引出所述升压充电线,所述升压充电线穿过所述第一磁环,通过所述升压线接口与所述电机绕组连接;
所述升压子单元的第二端与快充正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保护隔离子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充电接口的正极分别连接;
所述快充正继电器的第二端与主保险的第二端、主正继电器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主保险的第一端与电池组的正极连接;
所述保护隔离子单元的第一端与快充负继电器的第二端、主负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电池组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快充负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充电接口的负极分别连接;
所述第二安规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规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所述第三安规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负载端接口的正放电端、主正继电器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负载端接口的正放电端接入所述正极放电线;
所述第三安规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安规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9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