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机械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87027.5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齐汝铭;张佳丽;高鹏;曾番;王庆力;张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尹得银 |
| 地址: | 71005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机械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机械锁,属于锁具领域,包括壳体、锁梁和钥匙,所述壳体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电机的上方可拆连接有开锁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侧壁上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头。本发明使用时,当左侧转动头向左侧移动时连接头会深入左侧限位头内,然后通过连接头带动限位头转动,从而使凸起块与锁梁上的缺口分离,但此时锁梁无法转动,无法将锁打开,然后随后电机的转动右侧连接头会插入到右侧限位头内带动限位头转动,限位头转动时会通过凸起块拨动凸起头,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分离,当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分离后在转动锁梁即可将锁打开,通过此种方式让锁在两道工序下才能打开,进而增加了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机械锁。
背景技术
锁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锁着人们的需求增高市面上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现在比较常用的就是电子机械锁,电子机械锁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一般的电子机械锁大都用在大门上与门装在一起的很少有可单独使用的电子机械锁,单独使用的锁大都还是纯机械的,而纯机械的安全性不高容易让不法分子利用其他工具打开。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机械锁(授权公告号CN205617939U),该专利技术的电子机械挂锁能够实现无钥匙开锁,采用电机驱动的转轴组件和转子组件相配合的转动结构,可靠而功耗低,但是,该专利不具有手动开锁的功能,实用性不强,电子产品不是完美的总会出现状况,当锁内部电路出现状况或者电量不足时没有钥匙就无法打开该专利的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机械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机械锁,包括壳体、锁梁和钥匙,所述壳体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电机的上方可拆连接有开锁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左右侧壁上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与壳体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限位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多边形连接口,所述限位头靠近锁梁的一端均设有凸起块,所述壳体内右侧限位头的上方设有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由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组成,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第二卡板靠近限位头的一端设有凸起头,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上均贯穿设有卡口,所述壳体内左侧限位头的上方设有传感器,所述锁梁的一端设有缺口,另一端设有限位短杆,所述电机和开锁结构之间通过传动结构连接;
所述开锁结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上端开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内设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通过固定条与固定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转动头,两个所述转动头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两个所述转动头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板均位于固定套内,若干所述连接板中其中一个连接板的一端设有连接短杆,另一端设有限位帽,所述固定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贯穿固定套的壳壁且延伸至固定套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所述连接短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位于两个横杆之间;
所述钥匙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若干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均活动连接有铁块,所述铁块通过弹簧与钥匙连接,所述矩形槽内还设有气袋,钥匙的内部设有连接硬管,所述连接硬管的上下两端设有若干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分别与气袋连接,所述钥匙的把手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连接硬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挡块的四条边与固定套上安装窗口的四条内边之间设有一厘米的距离,所述限位帽的直径为一厘米,所述限位帽位于阻挡块与固定套上安装窗口内壁之间的间隙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右端设有锁孔,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锁芯,所述锁芯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壳壁上固定连接与若干电磁铁柱,所述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右侧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左端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顶板远离转动环的一端设有大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70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