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 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85264.8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陈国亮;杨元全;李瑶;崔宝栋;杨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B32/914;C09K3/00;H05K9/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宁佳 |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粱 秸秆 载体 fe base sub | ||
1.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C/C复合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及质量份数含量为,九水硝酸铁10-14份,草酸4-8份,高粱秸秆芯0.1-0.6份;
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C/C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按质量份数,九水硝酸铁10-14份,草酸4-8份,高粱秸秆芯0.1-0.6份,备料;
(2)浸渍液制备:
分别将九水硝酸铁和草酸溶于无水乙醇溶剂中,溶解均匀,制成九水硝酸铁溶液和草酸溶液,所述的九水硝酸铁溶液浓度为0.2-0.4mol/L,所述的草酸溶液浓度为0.3-0.6mol/L;
(3)高粱秸秆浸渍:
将高粱秸秆芯浸渍于九水硝酸铁溶液中10-16h后,再浸渍于草酸溶液中11-16h,完成浸渍;
(4)浸渍秸秆芯碳还原:
浸渍后高粱秸秆芯进行碳化还原,制得Fe3C/C复合吸波材料,所述的碳化还原温度为500-700℃,碳化还原时间为2-4h,碳化还原升温速率为5-8℃/min;
所述的步骤(3)中,高粱秸秆芯于九水硝酸铁溶液中完成浸渍后,用滤纸过滤掉高粱秸秆芯表面浸渍液,保证秸秆芯潮湿即可;
所述的步骤(3)中,高粱秸秆芯于草酸溶液中完成浸渍后,用滤纸过滤掉高粱秸秆芯表面浸渍液,保证秸秆芯潮湿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C/C复合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粱秸秆芯为成熟高粱秸秆,且干燥情况良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C/C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高粱秸秆芯制备过程为:
(I)将干燥成熟的天然高粱秸秆芯,经去皮留芯后,破碎成碎末状,尺寸为1-2mm;
(II)将破碎后高粱秸秆芯,转入鼓风干燥箱中,50-80℃下烘干10-20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C/C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浸渍后高粱秸秆转入坩埚中,放入管式炉进行碳化还原,还原后空冷至室温,所述的碳化还原与空冷过程均在氮气保护下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C/C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碳化还原温度为500-600℃,碳化还原时间为2-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C/C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制备的Fe3C/C复合吸波材料,进行吸波性能测试,经检测,最佳反射损耗(RL)为-17.08~-21.19dB,最佳有效吸收频宽累计达到6.5-8.5GHz。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高粱秸秆芯为载体Fe3C/C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制备的Fe3C/C复合吸波材料,进行吸波性能测试,经检测,最佳反射损耗(RL)为-18.64~-21.19dB,最佳有效吸收频宽累计达到8.1-8.5G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52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带插锁螺栓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超仿真收缩蜥蜴纹合成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