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29的两个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4605.3 | 申请日: | 2021-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7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洁;李明凯;朱芮娴;刘涵;李金龙;倪飞;付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叶锈病 基因 lr29 两个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1.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29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包括:共显性InDel标记XsdauLH3388和共显性CAPS标记Xsdau19A20A;
所述共显性InDel标记XsdauLH3388位于中国春参考基因组第7号染色体(7D)第379323570-379324596bp处,所述InDe1标记为缺失/插入多态性;所述共显性CAPS标记Xsdau19A20A位于中国春参考基因组第7号染色体(7D)第182832530-182833169bp处;所述CAPS标记为酶切扩增多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显性InDel标记XsdauLH338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共显性CAPS标记Xsdau19A20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
3.用于扩增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扩增共显性InDel标记XsdauLH3388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用于扩增共显性CAPS标记Xsdau19A20A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
4.一种用于检测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分子标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中包含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引物;或者包含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的引物。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子标记、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物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在如下1)-4)至少一项中的应用:
1)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29的检测;
2)抗叶锈病小麦株的早期筛选;
3)含有Lr29基因的植株基因型的鉴定;
4)抗叶锈病小麦的育种。
6.一种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29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待测小麦的基因组DNA并将其作为模板,采用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第一扩增产物;将第一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若得到长度为923bp的条带,则待测小麦中含有抗叶锈病基因Lr29;
或者,提取待测小麦的基因组DNA并将其作为模板,采用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第二扩增产物;将第二扩增产物用Hpy188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检测酶切后的扩增产物,若得到序列长度为140bp的条带,则待测小麦中含有抗叶锈病基因Lr2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为:100ng/μL 的模板DNA 1μL,2xMaster Mix 7.5μL,10μmol/L正向引物及反向引物各0.5μL,ddH2O 5.5μL;
PCR扩增的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5℃3min,变性95℃15s,退火54℃15s,延伸72℃10s,循环数38个循环,后延伸72℃5min,15℃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酶切的反应体系为:10μL PCR产物,10U/ml Hpy188 Ⅰ 0.3μL,10xCutsmart 1.9μL,1.8μL ddH2O;
酶切的反应条件为:37℃水浴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46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控制源流量的分子束源炉
- 下一篇:用于数控机床的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