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课桌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46597.X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6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卫;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卫;李海燕 |
| 主分类号: | A47B41/02 | 分类号: | A47B41/02;G09B5/02;G06F3/0354;G06F3/0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载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16 | 代理人: | 潘晓盈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课桌 | ||
1.智能课桌,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部中间位置外壁上设置有书写区域(2),所述主体(1)顶部前端左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所述主体(1)顶部前端中间靠左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按键(4),所述主体(1)顶部中间位置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磁感应板(7)且电磁感应板(7)的位置与书写区域(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主体(1)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支撑杆(6),所述主体(1)顶部左侧后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智能系统(8),且智能系统(8)与电磁感应板(7)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按键(4)包括有上一页、下一页、完成、开关、ABCD选项以及对号和错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前端右侧贯穿并设置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抽屉(5),所述抽屉(5)顶部后端贯穿并设置有第一收纳槽(13),所述抽屉(5)顶部前端贯穿并设置有第二收纳槽(14),所述第一收纳槽(13)内滑动连接有充电宝(11),所述第二收纳槽(14)内滑动连接有电磁书写笔(12),所述充电宝(11)右侧设置有电线(15),且电线(15)一端贯穿抽屉(5)与电磁感应板(7)之间连接,所述主体(1)右侧中间位置贯穿并设置有USB接口(9)且USB接口(9)与智能系统(8)之间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8)包括有学生端APP、信息传输模块、教师端APP、蓝牙连接单元、独立ID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学生端APP与教师端APP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所述电磁感应板(7)与学生端APP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学生端APP和教师端APP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每个所述主体(1)都设有一个独立I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学生端APP包括有显示单元、上传单元、缓存单元、整合列表单元和作业数据库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手机、电脑、平板或大屏幕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上传单元与教师端APP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所述作业数据库单元内分为已完成作业和未完成作业,所述缓存单元与已完成作业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所述整合列表单元与上传单元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教师端APP包括有检查模块、打分模块和作业下发模块,所述检查模块包括有已检查单元和待检查单元,所述打分模块与检查模块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所述检查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所述待检查单元与上传单元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所述作业下发模块与未完成作业之间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互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在课堂上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教师进入教师端APP,在作业下发模块内输入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所有学生的学生端APP上,并在显示单元的大屏幕上呈现给学生,学生根据大屏幕上显现的内容使用电磁书写笔(12)在书写区域(2)内当堂完成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课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在家庭环境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作业下发
教师进入教师端APP,在作业下发模块内输入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至所有学生的学生端APP上,作业自动储存至作业数据库单元内的未完成作业内;
S2.完成作业
学生进入学生端APP,再进入作业数据库内的未完成作业,选择将要开始写的作业,学生使用电磁书写笔(12)在书写区域(2)上书写,当前页书写完成后,按压按键(4)内的下一页,另起一页继续书写,下发的题目是选择题时按压ABCD选项按键(4),下发的题目是判断题时按压对号或错号按键(4);
S3.整合上传
一份作业书写完成后,学生按压按键(4)上的完成后,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将完成的一份作业内若干纸张整合并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传递至作业数据库内的已完成作业内,所有作业写完后通过整合列表单元将所有已完成的作业进行整合,并通过上传单元上传至教师端APP中检查模块内的待检查单元内,每份整合好的作业都与独立ID相绑定;
S4.教师评分
教师通过打分模块对待检查单元内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比打分,打过分的作业通过信息传输模块转移至已检查单元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卫;李海燕,未经李家卫;李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5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