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材料用气体排出阀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45482.9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苏润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润燮 |
| 主分类号: | F16K15/14 | 分类号: | F16K15/14;F16K1/36;B65D65/22;B65D65/40;B65D51/16 |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张方昆 |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材料 气体 排出 | ||
本发明适用于止回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包装材料用气体排出阀,包括包装材料,所述包装材料上开设有一号通孔,还包括:气体排出阀,与所述包装材料连接,用于对包装材料进行气体排出运动,所述气体排出阀包括一号粘接层以及二号粘接层;所述一号粘接层通过包装材料内部气体压力对包装材料进行粘贴,一号粘接层通过粘贴包装材料,驱动二号粘接层隆起并形成开放通道的方式,促使包装材料内的气体通过一号通孔排出。本发明能够将包装材料内的气体自动排出且气体排出后,能够对包装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止回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材料用气体排出阀。
背景技术
通常,食品在生产之后被传递到最终消费者进行使用之前,需要经过多种流通过程。在所述食品的流动以及保管过程中,将受到包括温度、湿度、热量、光线、食品自身的化学变化以及微生物等在内的多种内部、外部影响,而因为如上所述的内部、外部因素,在食品的流通以及保管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作为食品的功能或作为商品的价值丧失的问题。
对于现有食品,基本采用止回阀或气体排出盖的方式将食品内部膨胀的气体排出包装材料。
现有的装置不仅造价高昂,而且不能将气体快速有效的排出包装材料内以及将气体排出后不能对包装材料进行有效密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材料用气体排出阀,旨在解决现有的装置不仅造价高昂,而且不能将气体快速有效的排出包装材料内以及将气体排出后不能对包装材料进行有效密封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装材料用气体排出阀,包括包装材料,所述包装材料上开设有一号通孔,还包括:
气体排出阀,与所述包装材料连接,用于对包装材料进行气体排出运动,所述气体排出阀包括一号粘接层以及二号粘接层;
所述一号粘接层通过包装材料内部气体压力对包装材料进行粘贴,一号粘接层通过粘贴包装材料,驱动二号粘接层隆起并形成开放通道的方式,促使包装材料内的气体通过一号通孔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一号粘接层沿着包装材料外侧面长度方向粘接到一号通孔边缘,所述二号粘接层位于一号粘接层内测,且所述二号粘接层覆盖所述一号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包装材料上设置有用于对一号粘接层进行稳固的三号粘接层,所述三号粘接层一面与包装材料连接,所述三号粘接层另一面与一号粘接层以及二号粘接层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一号粘接层与二号粘接层的长度比例以及宽度比例均为二比一,且所述二号粘接层位于一号粘接层中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号粘接层采用硅胶粘接剂与所述包装材料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号粘接层还可采用从低比重聚乙烯、金属茂络合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丁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选择的一种具有自粘力的树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二号粘接层可采用在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烯烃树脂中混入增塑剂以及防雾材料而构成,还可采用在与包装材料贴紧的面上形成硅薄膜层的方式,维持、甚至提升粘接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材料用气体排出阀,包装材料内部产生气体时,一号粘接层粘接到包装材料上,此时二号粘接层隆起,形成开放通道,对气体进行排出,而在压力被去除之后,二号粘接层恢复到原始状态,并对一号通孔进行密封,从而阻隔外部空气的流入,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号粘接层与二号粘接层的配合使用,获得对包装材料进行排气密封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概要性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三维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润燮,未经苏润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5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