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9382.5 | 申请日: | 202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2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山;黄家豪;王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42;A61K47/36;A61K47/34;A61K47/32;A61K38/18;A61K33/30;A61K31/167;A61K31/4468;A61K38/17;A61P17/02;A61P29/00;A61M37/00;B33Y7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刁益帆 |
| 地址: | 51000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烧伤 复合 结构 型微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针基底(10)和若干个复合微针(20);所述复合微针(20)由促生长针体(21)和止痛针尖(22)组成;所述促生长针体(21)连接在所述微针基底(10)上;
所述促生长针体包括:光固化水凝胶、促血管生长因子和促毛囊生长因子;
所述止痛针尖包括:所述光固化水凝胶和止痛药;
所述微针基底,包括: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血管生长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毛囊生长因子,包括:硝酸锌或硅酸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痛药,包括:盐酸利多卡因或芬太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针基底,还包括:抗菌剂;
所述抗菌剂,包括:抗菌肽或硝酸锌。
6.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光固化水凝胶溶液和水凝胶溶液;
利用所述水凝胶溶液制备微针基底;
利用所述光固化水凝胶溶液、促血管生长因子和促毛囊生长因子,在所述微针基底上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得到促生长针体;
利用所述光固化水凝胶溶液和止痛药,在所述促生长针体上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止痛针尖,得到复合结构型微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光固化水凝胶溶液和水凝胶溶液,包括:
将光固化水凝胶和光引发剂溶于水,得到光固化水凝胶溶液;所述光固化水凝胶,包括: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甲基丙烯酰化硫酸软骨素或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
将水凝胶溶于水,得到水凝胶溶液;所述水凝胶,包括:玻尿酸、聚乳酸或聚乙烯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水凝胶溶液制备微针基底,包括:
将抗菌剂加入所述水凝胶溶液,得到抗菌水凝胶溶液;
将所述抗菌水凝胶溶液浇铸在基底模具内进行凝固,得到所述微针基底。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光固化水凝胶溶液、促血管生长因子和促毛囊生长因子,在所述微针基底上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得到促生长针体,包括:
将所述促血管生长因子和所述促毛囊生长因子溶于所述光固化水凝胶溶液中,得到促生长水凝胶溶液;
利用3D打印技术将所述促生长水凝胶溶液打印在所述微针基底上,得到促生长胶体;
利用可见光照射所述促生长胶体使其固化,得到所述促生长针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治疗烧伤的复合结构型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光固化水凝胶溶液和止痛药,在所述促生长针体上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止痛针尖,得到复合结构型微针,包括:
将所述止痛药溶于所述光固化水凝胶溶液中,得到止痛水凝胶溶液;
利用3D打印技术将所述止痛水凝胶溶液打印在所述促生长针体上,得到止痛胶体;
利用可见光照射所述止痛胶体使其固化形成所述止痛针尖,得到所述复合结构型微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93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电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柱上开关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