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有毒废气排放环保处理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9108.8 | 申请日: | 202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明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有毒 废气 排放 环保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有毒废气排放环保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机体、检修门、控制板,底座顶面与机体底面焊接连接,检修门右侧与机体正面铰接连接,控制板嵌入于机体右侧,本发明通过将废气灌入到机体内来进行反应后消除有害物质并向外排出,在灌入废气的时候,使废气通过进气管通入,在通入的过程中,废气会通过导向头导向输出给分离板,进而在分离板上的通过槽通过,通过的时候通过气流的流动令滤球转动,并甩出收集柄,通过收集柄底面的收集槽内设有的密集不锈钢丝结构来对废气内的粘土颗粒进行收集勾取,避免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粘土颗粒而粘附在处理筒外层影响废气与化学制剂涂层的接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工业有毒废气排放环保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而产生的气体会随着工业生产采取的原料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质,一部分气体对人体含有危害,被称为有毒废气,在进行有毒废气排放的时候,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排放前需要对工业有毒废气进行环保处理,通常通过环保处理设备来实现,将废气通入到环保设备内,并在内部与化学制剂涂层进行处理后变为无害的空气向外排放,在对从陶土厂中输出的废气进行处理的时候,由于陶土厂生产陶器的原料为粘土,因此在废气中经常会含有一部分的风干粘土颗粒,在对该废气进行处理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废气中含有的风干粘土颗粒粘附在环保设备内部的化学制剂涂层上,并进行包裹,不仅使废气的通过效果下降,同时也会影响废气与化学制剂涂层的接触效果,使对废气的无害化处理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有毒废气排放环保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有毒废气排放环保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机体、检修门、控制板,所述底座顶面与机体底面焊接连接,所述检修门右侧与机体正面铰接连接,所述控制板嵌入于机体右侧;所述机体包括外壳、进气管、处理筒,所述外壳内部与进气管右侧相互接通并通过电焊连接,所述处理筒嵌入于外壳顶面,所述处理筒设有两个,两个处理筒间隙均匀地嵌入于外壳顶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包括外壁、导向头、分离板、压片,所述外壁内层与导向头顶面嵌固连接,所述分离板中段与外壁内层活动卡合,所述压片底端与外壁内层嵌固连接,所述压片顶端与分离板底面相互接触,所述导向头为表面光滑的鳍状块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离板包括转动头、阻挡板、通过槽、滤球,所述转动头外环与阻挡板底面嵌固连接,所述通过槽与阻挡板为一体化成型,所述滤球中心与通过槽内层活动卡合,所述阻挡板设有两个,所述通过槽设有六个,六个通过槽镜像分布于两个阻挡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滤球包括转动内芯、外层壳、冲击槽、收集柄,所述转动内芯嵌入于外层壳内层,所述冲击槽与外层壳外层为一体化成型,所述收集柄右侧与外层壳外层活动卡合,所述冲击槽为内壁粗糙的半水滴状凹槽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柄包括卡头、摆动柄、重力球、收集槽,所述卡头外环与摆动柄右侧嵌固连接,所述重力球嵌入于摆动柄顶面,所述收集槽嵌入于摆动柄底面,所述收集槽内层嵌入有密集的弯曲不锈钢丝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筒包括排出管、反应罩、内轴、抖落环,所述排出管底面与反应罩顶面嵌固连接,所述抖落环内环套设于内轴外环,所述抖落环外环与反应罩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抖落环设有五个,五个抖落环间隙均匀地分布于反应罩内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抖落环包括贴合环、套设环、回拉簧、外甩轮、扇叶,所述贴合环正面与套设环背面活动卡合,所述回拉簧底端与套设环外环嵌固连接,所述回拉簧顶端与外甩轮底面嵌固连接,所述扇叶嵌入于套设环外环,所述扇叶设有八个,八个扇叶间隙均匀地环状分布于套设环外环。
更进一步的,所述贴合环包括环体、冲击槽、变形块、弹出球,所述环体内层与冲击槽为一体化成型,所述变形块嵌入于环体内层,所述弹出球外层与冲击槽内层相互接触,所述弹出球为实心光滑铁质小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明,未经李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9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