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株高性状相关SNP位点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27738.3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琳;赵丹;刘西岗;李永鹏;景瑞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张培元 |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性状 相关 snp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株高性状相关SNP位点及其应用,包括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株高性状的试剂盒、引物、相关的分子标记,以及上述元素在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株高性状中的用途。本发明为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在培育高产小麦品种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小麦株高相关的SNP位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持续确保小麦的稳产和高产是科学育种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株高是小麦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株高过高易倒伏,过度矮化易早衰,选育适宜株高小麦与高产和稳产密切相关。因此,挖掘调控株高的优异等位变异并开发功能标记在小麦株高改良和小麦高产稳产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研究者已经定位了大量调控株高的QTL。吴铮等研究基于55K芯片标记,以ZNL12号和7AS为亲本创制了一套DH群体材料(含有178个株系)作为定位群体,利用覆盖小麦全部21条染色体的55K标记构建了遗传图谱,与株高紧密连锁的QTL有17个。韩玉洲等研究前期利用小麦品种群体,通过关联分析鉴定到一个小麦株高主效QTL Qph.nau-5B,Qph.nau-5B不同等位变异效应强弱不同,其中来源于吉春1016和郑麦9023的等位变异平均降秆效应显著大于南大2419的等位变异。
目前虽有大量株高相关QTL被鉴定到,但大多QTL的遗传效应仍不清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麦株高性状相关SNP位点及其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株高性状的试剂盒,用于检测小麦基因组中如下SNP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所述SNP位点对应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自5’末端第2666位碱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NP位点处的核苷酸为G或A;所述SNP位点处的核苷酸为G/G纯合时,相对应的基因型是甲;所述SNP位点处的核苷酸为A/A纯合时,相对应的基因型是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试剂盒包含序列表中SEQ ID NO.2和SEQID NO.3组成的引物对1F和1R,和/或序列表中SEQ ID NO.4和SEQ ID NO.5组成的引物对2F和2R。
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株高性状的引物,用于检测小麦基因组中如下SNP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所述的SNP位点对应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自5’末端第2666位碱基;所述SNP位点处的核苷酸为G或A;所述SNP位点处的核苷酸为G/G纯合时,相对应的基因型是甲;所述SNP位点处的核苷酸为A/A纯合时,相对应的基因型是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物为序列表中SEQ ID NO.2和SEQ IDNO.3组成的引物对1F和1R,和/或序列表中SEQ ID NO.4和SEQ ID NO.5组成的引物对2F和2R。
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株高性状的分子标记,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NO.1中5’末端2636-2877位序列,和/或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中5’末端2497-3553位序列。
上述试剂盒、引物、分子标记在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株高性状中的用途。
上述试剂盒、引物、分子标记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一种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株高性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待测小麦基因组DNA中任意一段包含如下SNP位点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将该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鉴定;所述SNP位点对应于SEQ ID NO.1所示序列自5’末端第2666位碱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师范大学,未经河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