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的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27290.5 | 申请日: | 202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何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彦生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3/12 |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刘鹏 |
| 地址: | 628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阳虚 慢性 肾脏病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的配方,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山药20g、薏苡仁20g、芡实20g、茯苓20g、炒白术15g、莲子15g、炒杜仲15g、益智仁15g、沙苑子15g、淫羊藿15g、菟丝子15g、巴戟天各15g、桂枝10g、砂仁10g、丹参20g。本发明配方对脾肾阳虚证型慢性肾脏病(主要为晚期、末期、终末期)疗效肯定;临床尿毒症、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肾功能水平得到维持,疾病得到临床控制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的配方。
背景技术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的结构、功能持续性的异常超过3个月。尿检出现红细胞、蛋白尿,B超出现肾脏结构上的改变,肾脏穿刺病理出现异常,肾脏的功能出现改变,肾小球滤过率小于每分钟60mL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即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临床分五期)。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慢性肾脏病的困扰,已成为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
慢性肾脏病属于中医的“水肿”“癃闭”“关格”“腰痛”“虚劳”等范畴。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多因人体正气亏虚、命门火衰、先天不足、外感六淫、劳倦过度,损伤肺脾肾而发病。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慢性肾脏病患者久病必引起本虚标实,脾肾阳虚临床中最为常见。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久则导致肾阳亦衰,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亦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脾在五行属土,属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承担着生化气血的重任,脾胃相表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得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停滞,防止湿、痰、饮、瘀等病理产物的生成,相反,脾的运化水液机能减退,就会导致水液内停,从而产生湿、痰、饮、瘀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发为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晚期、末期、终末期)已经经历了各种手段的治疗,脾肾阳气耗散太多,临床多表现为脾肾阳虚、精关不固(血尿、蛋白尿;泄泻、遗尿等)的临床症状。
现有的治疗方法,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等虽然有疗效,但是整体看来肾病的预后仍然不乐观。尿毒症治疗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肾透析和肾移植,但是一般家庭难以承受治疗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因此减轻慢性肾脏病的恶化降低其发展为尿毒症的概率,以及尿毒症的早期治疗。无论对于医学理论还是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的配方,认为慢性肾脏病中晚期(晚期、末期、终末期)中医辨证的病机主要为:脾肾阳虚、精关不固;治疗方法健脾益气、温肾固涩为主;治疗肾脏病不拘泥于治肾本法,还应从脾胃角度,根据同病异治思想从补脾益肾进行治疗;健脾益气用药重在健脾益气化湿;温肾重在温补固涩肾精(减少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的丢失);虽然本方使用大量的健脾益气、温肾固涩药物,但却补而不滞;更是温和的调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脏病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备而成:山药20g、薏苡仁20g、芡实20g、茯苓20g、炒白术15g、莲子15g、炒杜仲15g、益智仁15g、沙苑子15g、淫羊藿15g、菟丝子15g、巴戟天各15g、桂枝10g、砂仁10g、丹参20g。
服用方法:
1、每日1剂,水煎出450ML,分早中晚三次服用,疗程8周。
2、按照比例制成散剂、丸剂或者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10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对脾肾阳虚证型慢性肾脏病(主要为晚期、末期、终末期)疗效肯定;临床尿毒症、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肾功能水平得到维持,疾病得到临床控制。
以下结合本发明中的主要成分的功效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彦生,未经何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27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