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断故障电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07700.X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铁山;初志远;刘江洪;魏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防通用河北电信技术有限公司;赵铁山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王鹏鑫 |
| 地址: | 0761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故障 电弧 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判断故障电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1秒内的电流波形信号;将所述1秒内的电流波形信号划分为100个单元;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单元的状态参数,比较所述状态参数和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阈值,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判断每个所述单元是否发生电弧;基于发生电弧的所述单元的数量,判断电路是否发生故障电弧。利用此种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分别自动计算确定平肩部百分比、电流上升率极大值、电流绝对值的平均值等3个状态参数的阈值,从而对电路中的故障电弧进行判断,能够自动适应电路的负荷、环境等现场情况,可以对故障电弧提前发现并预警,防止故障电弧引起电气火灾,可以有效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火灾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断故障电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故障电弧是一种气体游离放电现象,温度高,电流小,一旦出现击穿点则会频繁出现。产生故障电弧时,会释放大量的热,从而引燃周围的易燃易爆品,从而引起电气火灾。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而造成的火灾。电气火灾的隐蔽性强,燃烧快并且不易扑救,因此,对电路中产生的故障电弧的提前发现和预警,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电弧引起电气火灾发生的概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判断故障电弧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判断故障电弧的方法,包括:获取1秒内的电流波形信号;将所述1秒内的电流波形信号划分为100个单元;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单元的状态参数,比较所述状态参数和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阈值,根据所述比较的结果判断每个所述单元是否发生电弧;基于发生电弧的所述单元的数量,判断电路是否发生故障电弧。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的判断故障电弧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判断故障电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状态参数对应的阈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阈值的流程示意图。
应该注意的是,附图并未按比例绘制,并且出于说明目的,在整个附图中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素通常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还应该注意的是,附图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优选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本身。附图没有示出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每个方面,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电弧是一种气体游离放电现象,也是一种等离子体。电弧的特点是温度高,电流小,持续时间短,一旦出现击穿点则会频繁出现。电弧产生时,会释放大量的热,有可能引燃周围的易燃易爆品。电路中的电弧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的操作弧,还有一种则是故障电弧。电路由于存在不良的电气连接或长时间的过负荷运行,使电线出现绝缘层老化,绝缘效果降低,可能发生故障电弧。故障电弧易引燃线路或周围可燃物造成电气火灾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防通用河北电信技术有限公司;赵铁山,未经中防通用河北电信技术有限公司;赵铁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7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