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妆品用百合针叶樱桃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90675.5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婵;王昌涛;李萌;赵丹;王冬冬;程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9789;A61Q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箴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13 | 代理人: | 谭艳;张宇 |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妆品 百合 针叶 樱桃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化妆品用百合针叶樱桃发酵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适量百合、针叶樱桃粉和水混合、灭菌处理、冷却后得到发酵底物,所述百合与水的质量比为0.5~5:100、针叶樱桃粉和水的质量比为0.1~3:100;所述百合为干百合,所述针叶樱桃粉为针叶樱桃提取物;往所述发酵底物接种酵母菌和/或乳酸菌进行发酵处理,然后灭菌、分离处理,得到百合针叶樱桃发酵液。本公开利用酵母菌和/或乳酸菌对百合针叶樱桃进行液体发酵,能够提取出百合中的活性物质,与针叶樱桃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实现良好融合;特别是先用酵母菌发酵再利用乳酸菌进行第二次发酵,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应用于化妆品中能够提高化妆品的抗氧化性、抗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用百合针叶樱桃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学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药用。百合提取物主要含有甾体皂苷类、百合多糖等成分,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的特性;不仅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作为加工保健产品的原料也极具有开发前景。
针叶樱桃(Acerola cherry)是金虎尾科(Malpighiaceae)金虎尾属(Malpighia)凹缘金虎尾(M.emarginata)的果实。针叶樱桃提取物以其为原料提取的活性成分,含有蛋白质、糖、果酸及维生素A、B1、B2、维生素C,尼克酸、钙、磷、铁等;具有很好的抗贫血、抗真菌、抗遗传毒性,还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
天然活性物质提取方法有水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百合内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多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如何筛选出更利于活性物质提取的方法,仍是本领域研发人员面临的技术难题。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对采用发酵技术提取营养物质已多有报道,但是根据发酵底物和发酵工艺条件的不同,提取效果差别很大。有赖于研究人员继续探索更多发酵底物组合及发酵方法制备出更多、更优功效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现有技术中,CN202010657142.0《一种有助睡眠的中药发酵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和CN202011315902.6《一种美容养颜益生菌发酵粉及其生产方法》都披露了将包括百合多种药食两用原料用多种益生菌发酵制备保健食品的方案。但是其方案中原料成分复杂,制备步骤繁多,且所得到的产品为食品,其用于化妆品的性能尚未可知。另外,有研究人员以新鲜百合与发酵糖液按质量比3:5在室温下避光发酵制备食用植物酵素(方晟,等.百合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J].食品与与发酵工业,2019,45(22):39-45),探究了其自然发酵过程中体外氧化活性、有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百合酵素产品的开发及精准制备提供科学依据,但是上述方案也是为开发食品,其用于化妆品的性能也未可知。
目前尚未有百合、针叶樱桃提取物复合发酵提取物用于化妆品领域的报道。本申请人通过研究探索得到一种化妆品用百合针叶樱桃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