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89182.X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7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鑫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052;H01M10/635;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67;H01M50/20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雷正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主动 均衡 电池 模块 | ||
1.一种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体(100),所述模组体(100)包括外壳(110),所述外壳(110)内开设有模组仓(111),所述模组仓(111)内设有均衡电池(200),所述均衡电池(200)至少包括:
电池块(210),所述电池块(210)包括位于所述模组仓(111)内的电池框架(211),所述电池框架(211)底部为开设有方形穿口的口型板,口型板顶部四角连接有“L”型结构体,所述电池框架(211)顶部连接有顶架(212),所述顶架(212)为“口”字型板结构,所述电池框架(211)内放置有锂电池(213),所述锂电池(213)为立方体结构,所述锂电池(213)与所述电池框架(211)的“L”型结构体卡接配合;
散热体(220),所述散热体(220)包括位于所述模组仓(111)内的主流水管(221),所述主流水管(221)底部连通有多个散热片(223),所述散热片(223)包括与所述锂电池(213)顶部相接触的顶板(225),所述顶板(225)顶部设有检测体(228),所述检测体(228)顶部与所述主流水管(221)底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体(228)包括底部与所述顶板(225)相连通、顶部与所述主流水管(221)相连通的检测板(2281),所述检测板(2281)中部设有圆柱体,所述检测板(2281)圆柱体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检测槽(2282),所述检测板(2281)一侧连接有膨胀管(2284),所述膨胀管(2284)内设有气体,所述检测槽(2282)内设有截流板(2283),所述截流板(2283)一侧设有联动杆(2285),所述联动杆(2285)位于所述膨胀管(2284)内,所述膨胀管(2284)与所述顶板(225)顶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25)四周连通有辅流水管(2251),所述辅流水管(2251)底部连接有侧板(226),所述侧板(226)顶部相应设有连接管(2261),所述连接管(2261)与所述辅流水管(2251)底部相连通,所述侧板(226)底部连通有底板(227),所述底板(227)底部连通有流出管(2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仓(111)底部设有底部仓(112),所述底部仓(112)内设有水箱(222),所述主流水管(221)和所述流出管(229)与所述水箱(22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仓(112)内设有连接槽(113),所述连接槽(113)内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224),所述水泵(224)与所述主流水管(221)和所述水箱(22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架(211)和所述顶架(212)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15),所述辅流水管(2251)和所述连接管(2261)位于所述安装槽(2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架(211)顶部设有锁定口(216),所述锁定口(216)为内有螺纹的圆柱结构凹槽,所述顶架(212)四角相应设有锁定螺栓(217),所述锁定螺栓(217)底部穿过所述顶架(212)与所述锁定口(216)螺纹连接,所述辅流水管(2251)表面设有连接环(2252),所述连接环(2252)内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管(2261)顶部表面相应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环(2252)与所述连接管(226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主动均衡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框架(211)底部四角设有固定体(214),所述固定体(214)为圆柱体,所述模组仓(111)内底部相应设有固定口(114),所述固定口(114)为内有圆柱体结构凹槽的圆柱体,所述固定体(214)与所述固定口(114)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鑫创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鑫创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91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