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5835.9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曙光;邵朋帅;李建设;郭英;孟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B6/0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刘婷;朱伟军 |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串扰大 容量 光纤 | ||
1.一种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包层,所述光纤包层内设置有少模单元,所述少模单元从内到外依次为少模纤芯、内包层和沟槽,所述少模纤芯内设置有高折射率环;所述少模单元包括第一少模子单元、第二少模子单元和第三少模子单元,所述第一少模子单元、所述第二少模子单元和所述第三少模子单元间隔排布;
所述第一少模子单元包括第一少模纤芯,所述第二少模子单元包括第二少模纤芯,所述第三少模子单元包括第三少模纤芯,所述第一少模纤芯、所述第二少模纤芯和所述第三少模纤芯半径与折射率均不相同;所述光纤包层折射率为n0,所述内包层折射率为n0,所述沟槽折射率为n3,所述第一少模纤芯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少模纤芯折射率为n4所述第三少模纤芯折射率为n6;
所述第一少模子单元包括高折射率环一,所述第二少模子单元包括高折射率环二,所述第三少模子单元包括高折射率环三,所述高折射率环一折射率为n2,所述高折射率环二折射率为n5,所述高折射率环三折射率为n7;(n1-n0)/n1保持在0.92%以内,(n2-n1)/n2保持在0.25%以内,(n0-n3)/n0控制在0.7%以内;(n4-n0)/n4保持在0.96%以内,(n5-n4)/n5保持在0.25%以内,(n0-n3)/n0控制在0.7%以内;(n6-n0)/n6保持在0.88%以内,(n7-n6)/n7保持在0.25%以内,(n0-n3)/n0控制在0.7%以内;所述少模光纤为异质十三芯少模光纤;一个所述第一少模子单元设置于所述少模光纤中心,3个所述第二少模子单元与3个所述第三少模子单元间隔排布围绕在所述少模光纤中心周围,所述第二少模子单元与所述第三少模子单元几何中心的连线构成以芯间距为边长的第一层正六边形,6个所述第一少模子单元位于所述正六边形的3条对边过中点的连线上,且距离所述少模光纤中心为倍芯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层采用二氧化硅材料,所述内包层采用二氧化硅材料,所述沟槽采用掺杂氟的二氧化硅材料,所述少模纤芯采用掺杂二氧化锗的二氧化硅材料,所述高折射率环采用掺杂高浓度二氧化锗的二氧化硅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少模纤芯、所述第二少模纤芯和所述第三少模纤芯均可传输LP01,LP11,LP21与LP02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少模单元的折射率采用阶跃式分布设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n1大于所述n0,所述n2大于所述n1,所述n3小于所述n0,所述n4大于所述n0,所述n5大于所述n4,所述n6大于所述n0,所述n7大于所述n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8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