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0419.X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5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谭朋;唐伟尧;徐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叶帅东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沉 可控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水体增氧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曝气泵,曝气泵设于第一浮块上部,曝气外管,曝气外管为柱筒状结构其上端部与第一浮块底部连接,曝气外管底端出口处配设有叶轮,曝气外管内设有穿过第一浮块与曝气泵出气口连接的曝气连接管体,辅助连接环体,辅助连接环体设于叶轮下方,辅助连接环体与叶轮之间具有间隔距离且辅助连接环体内环直径大于曝气外管外径,辅助连接环体通过辅助支撑架与曝气外管外壁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增氧设备、叶轮式增氧装置与曝气增氧装置存在的曝气效率不高、不够精准、浪费资源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体增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生物系统必须保证水中有一定量的溶解氧存在,曝气充氧是修复受污染河道的重要技术,传统的增氧设备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设备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传统的增氧设备包括叶轮式增氧装置与曝气增氧装置,存在曝气效率不高、不够精准、浪费资源等问题,另外设备沉浮普遍利用绳索工具,不够便捷。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及控制方法,解决传统的增氧设备、叶轮式增氧装置与曝气增氧装置存在的曝气效率不高、不够精准、浪费资源等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浮沉可控的增氧装置,包括:
曝气泵,曝气泵设于第一浮块上部,
曝气外管,曝气外管为柱筒状结构其上端部与第一浮块底部连接,曝气外管底端出口处配设有叶轮,曝气外管内设有穿过第一浮块与曝气泵出气口连接的曝气连接管体,
辅助连接环体,辅助连接环体设于叶轮下方,辅助连接环体与叶轮之间具有间隔距离且辅助连接环体内环直径大于曝气外管外径,辅助连接环体通过辅助支撑架与曝气外管外壁连接,
辅助连接环体上环绕布设有辅助曝气件,辅助曝气件具有两端贯通的孔体,两端贯通的孔体与叶轮方向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隔距离,且两端贯通的孔体流通路径与水平面倾斜设置。
本案通过第一浮块将曝气泵设于浮体上部,这样能够避免设备长期与水体接触产生不良反应或漏电等,当然第一浮块上部还能用于放置其他电器设备,同时第一浮块的设计有利于水面快速定位曝气设备位置以及规划曝气范围。
通过控制曝气外管的装配长度即可控制曝气设备在水体中的曝气深度,实现曝气深度的控制,在配合配重块的情况下可进一步调控装置整体相对水体深度曝气范围,且根据曝气泵的曝气功率可调控向下曝气流量,曝气的气流通过叶轮排出,对水体底层进行曝气处理,其中从叶轮方向排出气流向水体下方流动,能够延缓或避免曝气气流的直接向上流动,这样可提高气流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同时曝气排出的气流在向下排出的过程中能够向辅助曝气件方向流动,利用曝气辅助件的导流,实现曝气气流多方向曝气且这样对曝气过程中叶轮附近的水流同时起到搅动作用,另降低了从叶轮方向曝气排出的气流直接冲击水域底部淤泥的可能性,使曝气气流分流,曝气的气流在流经曝气辅助件的时候曝气的气泡可能产生破裂,进而可引起曝气辅助件的震动进一步提高通过曝气辅助件以及其附近气泡的破裂速度,以保证曝气气体溶氧效果,通过曝气辅助件的气流以及气泡破裂效果根据顶部气泵输出功率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0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