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同时操作两个氮氧化物传感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66239.4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郑炜伟;刘正平;刘玉堂;连子龙;王广平;吴国臣;沈海波;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F01N3/20;F01N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同时 操作 两个 氧化物 传感器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用于同时操作两个氮氧化物传感器的方法,在气体催化转化器(SCR)(2)处设有氮氧化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尾气流动方向上,至少在气体催化转化器处设置前氮氧化物传感器 (10)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 ,由氮氧化物控制器(1)控制同时运行的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使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的响应电流值D1与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D2的比值D1/D2≈1,保证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与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在检测相同的气体时,对氧气具有相同的响应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操作两个氮氧化物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的响应电流值D1与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比值的最小值L,并进行比较:
当比值小于预设的最小值时,调整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D2,最终使得比值大于预设的最小值L;
当比值大于预设的最小值L时,进行下一步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同时操作两个氮氧化物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的响应电流值D1与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D2为相应传感器对尾气中氧气成分的响应电信号,作为自诊断值,表示测量的氧气浓度与预定参考氧气浓度的比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同时操作两个氮氧化物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1)按下述步骤控制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
S1确定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的响应电流值D1,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的响应电流值D1与设定的D1min和D1max进行比较,当该响应电流值D1在设定范围内,即D1min 响应电流值D1 D1max时,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继续下一步工作,否则判定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故障;
S2确定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D2,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D2与设定的D2min和D2max进行比较,当该响应电流值D2在设定范围内,即D2min 响应电流值D2 D2max时,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继续下一步工作,否则判定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故障;
S3根据两个传感器响应电流值的比值,调整气体催化转化器(SCR)(2)的催化能力,以调整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的响应电流值D1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的比值D1/D2≈1;
S4确定所述的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在所述车辆的预定操作状态下测量的氮氧化物NOX值;
S5确定所述的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在所述车辆的预定操作状态下经过催化转化器后所测量的氮氧化物值。
S6计算出对应氮氧化物传感器所设位置的氮氧化物NOX浓度,并通讯与存储在控制器(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同时操作两个氮氧化物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通过校正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预设的对相应检测目标的响应电流曲线及其斜率,来调整催化转化器的催化能力,从而调整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的响应电流值D1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的响应电流值D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同时操作两个氮氧化物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中的任何一个判定为故障时,应只校正其响应电流值;当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均判定为故障时,应先校正在排气流动方向上布置在最前端的传感器。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同时操作两个氮氧化物传感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车辆尾气流动方向上,至少在气体催化转化器(2)处设置前氮氧化物传感器(10)和后氮氧化物传感器(11),各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62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