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轨型面智能修复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64656.5 | 申请日: | 202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宋剑锋;何轩;时迎港;王栋;潘恒志;董文杰;张京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B31/18 | 分类号: | E01B3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刘翠芹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智能 修复 | ||
1.一种钢轨型面智能修复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身、工作台及显示器、轨道表面损伤检测、轨道表面预处理装置、激光修复装置以及辊压成型装置,所述车身的底部设置有车轮,轨道表面损伤检测、轨道表面预处理装置、激光修复装置以及辊压成型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车身上,所述轨道表面损伤检测用于对已损伤的轨道表面进行检测,所述轨道表面预处理装置用于对待修复轨道进行表面预处理,所述激光修复装置用于对待修复轨道利用激光熔覆的方式进行修复,所述辊压成型装置用于监测修复状态并对激光熔覆后放入经过激光修复后的轨道表面进行辊压成型;
所述车身包括车盖、第一侧车挡板、车底盘、第二侧车挡板、保温罩、前轮以及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与所述车底盘的底面连接后分别放置在两条待修复钢轨上,第一侧车挡板和第二侧车挡板分别固定在车底盘的两侧,车盖固定在车底盘上,所述保温罩通过连接块与车底盘连接,并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工作台及显示器通过第三连接板与车底盘固定连接;
所述表面预处理装置包括激光扫描仪、空气压缩机、进气管、第四连接板、气压升降装置、出气口、驱动电机、传动轴以及轨道砂轮,气压升降装置借助于第四连接板与所述车底盘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轨道砂轮相连接,所述激光扫描仪用于对轨道进行扫描,当所述激光扫描仪扫描到轨道存在损伤时,空气压缩机开始工作并通过进气管通入气体使得气压升降装置向下运动使轨道砂轮与待修复轨道充分接触;电机开始运作使传动轴带动轨道砂轮开始旋转工作,对待修复轨道进行表面预处理;
所述激光修复装置包括底盘电机、连接板、旋转底盘、第一电机、机械臂第一关节、第二电机、机械臂连接轴、机械臂第二关节、第三电机、粉箱、激光箱、保护气体储存罐、光纤、保护气体输送管、送粉管以及同轴送粉器,所述机械臂第一关节、机械臂连接轴以及机械臂第二关节;
所述同轴送粉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光纤入口、保护壳、送粉器轴身、粉末入口、保护气入口以及激光头,工作时,激光通过光纤入口进入同轴送粉器,保护壳用于保护并对送粉器轴身进行固定,粉末入口和保护气入口分别为修复材料和保护气进入送粉器的入口,气粉混合物与从光纤入口进来的激光汇聚,从激光头处出来进入待修复区域;
所述底盘电机设置在所述车底盘上,所述底盘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上设置有旋转底盘,所述机械臂第一关节的第一端以及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旋转底盘上,所述机械臂第一关节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机械臂第二关节的第一端,所述机械臂第二关节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同轴送粉器,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机械臂第一关节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机械臂第二关节上,所述同轴送粉器连接有光纤、保护气体输送管以及送粉管,光纤、保护气体输送管以及送粉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粉箱、激光箱和保护气体储存罐,所述粉箱、激光箱和保护气体储存罐分别固定在底盘上,激光箱通过光纤向同轴送粉器输送激光,粉箱通过送粉管与同轴送粉器相连达到输送轨道修复材料的目的,激光修复过程中的保护气体通过保护气体储存罐从保护气体输送管进入同轴送粉器中;
当检测到受损伤轨道时,底盘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动使同轴送粉器到达待修复轨道表面,之后激光箱开始输送激光,同时粉箱和保护储存罐分别开始输送修复材料和保护气体进入同轴送粉器开始激光修复,随后第三电机启动使得轴送粉器进行横向平移,实现激光熔覆工作区域的可调整性,完成对轨道表面的修复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型面智能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能够罩设在所述同轴送粉器的外部,所述保温罩包括罩身和盖板,所述盖板为带裂纹的可变形的耐高温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型面智能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砂轮包括砂轮保护罩、轨道特制砂轮、滚动轴承以及连接片,所述砂轮保护罩与所述气压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砂轮保护罩借助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轨道特制砂轮在所述滚动轴承的传动下进行旋转,从而清除待修复轨道表面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轨型面智能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特制砂轮的形状与轨道上边面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型面智能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粉末入口以及保护气入口分别均匀环绕设置在所述送粉器轴身的圆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型面智能修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头为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46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