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含铟反射炉烟尘中提取铟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49324.X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纪武仁;李杰;朱金丽;庞振业;牛永胜;李银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矿冶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2B58/00 | 分类号: | C22B58/00;C22B7/02;C22B1/02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张华芳 |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炉 烟尘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含铟反射炉烟尘中提取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火法氧化处理;B、中性浸出;C、二次高酸氧化浸出、D、置换。本发明采用火法处理、湿法浸出工艺即通过火法处理、中性浸出、二次高酸氧化浸出、锌粉置换等回收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回收率高、操作方便、设备投资少等优点,同时,由于该反射炉烟尘Pb、Zn、Cd等含量较高,本发明采用火法处理、湿法浸出工艺即通过焙烧、二次浸出综合回收铟,浸渣和浸液可以进一步分离有价金属,综合回收铅、锌、镉等有价成分,达到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防止污染的目的,其金属铟浸出率可达90%以上,铅、锌、镉回收率在8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危险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从含铟反射炉烟尘中提取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铟的用途较广泛,主要用于制轴承及提炼高纯铟,也用于电子工业和电镀工业、用于低熔点合金和铟盐的制造、用于化合物半导体,高纯合金及半导体材料的掺杂剂等、制取ITO粉、液晶显示屏等的原料。用作包覆层(或制成合金)以增强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并广泛用作电子器件。
铟的工业生产主要是从铅、锌、锑、锡等生产中的各种废料和中间产物,经氧化富集、萃取、置换和电解等工艺过程制得。
目前,尚未发现以铟为主要成分的矿石。由于铟含于闪锌矿一类的锌矿石中,所以在炼锌工业中,将抽提锌时的铁沉淀物与铅精矿一同用铅熔矿炉处理,从炼制粗铅时的浮渣(含铟2.5%~3.0%)制铟。
因此,铟的回收利用倍受人们的关注。从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来看,铟金属的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利用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必须在合理利用资源,大力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反射炉烟灰列入危险固体废弃物名录。随意排放不仅损失多种有价金属,浪费宝贵资源,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第三冶炼厂产有大量含铟反射炉烟灰,属于危险品管理范围,因此,对这些含铟反射炉烟灰的综合回收处理显得尤为紧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含铟反射炉烟尘中提取铟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从含铟反射炉烟尘中提取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火法氧化处理:将含铟反射炉烟尘研磨至150-500目,重量为1kg物料,混入氧化剂重量比为:0.1-1:1,再将物料混匀后加入到坩埚中均匀平铺,置于全密闭式的马弗炉内,加热升温至300~900℃,保温2~6小时,缓冷至室温得焙砂备用;
B、中性浸出:取步骤A中焙砂,按固液比1:3〜5与中性浸出液混合,中性浸出液初始酸度25〜45g/L,在浸出温度40〜90°C,浸出时间2〜3小时,终点pH值4.5〜6.0技术条件下,进行中性浸出;中性浸出后,进行固液分离,过滤得滤渣Ⅰ备用,滤液(硫酸锌、镉)回收利用。
C、二次高酸氧化浸出:一次酸性浸出,将滤渣Ⅰ按固液比1:3〜5加入到一次硫酸浸液中,浸出温度控制在50〜90°C,浸出时间1〜3小时,终点含酸20〜40g/L;然后在一次酸浸渣液中加入二次硫酸浸液及氧化剂,重量比分别为二次硫酸浸液1:0.1〜0.5,氧化剂1:0.05〜0.1,浸出温度在60〜90°C,浸出时间为2〜5小时,终点含酸100〜150g/L;固液分离,过滤得滤液Ⅱ备用,滤液Ⅱ中含铟不小于10g/L,滤渣Ⅱ为铅渣综合回收。
D、锌粉置换:在滤液Ⅱ中,加入锌粉进行铟的置换,置换过程控制温度在30〜70°C,反应时间为1〜3小时,终点pH值为2〜3.5,置换后制得粗铟。
上述步骤A中氧化剂优选氯酸钠,步骤C中氧化剂优选双氧水。
本发明一种从含铟反射炉烟尘中提取铟的方法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矿冶研究院,未经西北矿冶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93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