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羧氟草醚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43120.5 | 申请日: | 202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丹;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思科赛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01/12 | 分类号: | C07C201/12;C07C201/16;C07C205/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志刚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羧氟草醚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羧氟草醚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氟羧草醚、甲苯和催化剂混合并加热至30~60℃;向加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碳酸钾并继续加热至45~70℃;再向加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氯乙酸乙酯并继续加热至90~105℃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反应物缓慢降温后,采用甲苯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萃取,收集有机层;将有机层进行蒸馏至无馏分,即得所述乙羧氟草醚;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乙羧氟草醚的收率较高,而且制得的乙羧氟草醚具有较高的含量,具体地,收率达到了95%以上,含量达到73%以上;此外,该制备工艺副产物较少、操作简单、所需时间较短,生产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羧氟草醚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羧氟草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羧氟草醚属二苯醚类除草剂,是原卟啉氧化酶抑制剂,一旦被植物吸收,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发挥效力;该化合物同分子氯反应,生成对植物细胞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四吡咯,积聚而发生作用;积聚过程中,使植物细胞膜完全消失,然后引起细胞内含物渗漏;适用于小麦、大麦、花生、大豆、甘蔗、稻田及配合其他灭生性除草剂除草。
目前,乙羧氟草醚的传统生产工艺收率低,含量不高导致生产成本较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羧氟草醚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乙羧氟草醚的收率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含量;此外,该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所需时间较短,生产效率较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乙羧氟草醚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三氟羧草醚、甲苯和催化剂混合并加热至30~60℃;
(2)向加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碳酸钾并继续加热至45~70℃;
(3)再向加热后的混合物中加入氯乙酸乙酯并继续加热至90~105℃进行反应;
(4)待反应结束,反应物缓慢降温后,采用甲苯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萃取,收集有机层;
(5)将有机层进行蒸馏至无馏分,即得所述乙羧氟草醚。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三氟羧草醚、甲苯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3)∶(0.05~0.2)。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选自四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碳酸钾与三氟羧草醚的质量比为(0.2~0.3)∶1。
优选地,所述氯乙酸乙酯与三氟羧草醚的质量比为(0.3~0.4)∶1。
优选地,所述反应时间为2~5h。
优选地,所述反应物缓慢降温至70~90℃。
优选地,所述甲苯和水的质量比为(1.5~3)∶1。
优选地,所述蒸馏温度为90~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乙羧氟草醚的收率较高,而且制得的乙羧氟草醚具有较高的含量,具体地,收率达到了95%以上,含量达到73%以上,远高于传统生产工艺的收率85-90%和含量68%;此外,该制备工艺副产物较少、操作简单、所需时间较短,生产效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思科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思科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