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压和高增益模式的高频横向双极晶体管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34402.9 | 申请日: | 202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金冬月;刘圆圆;张万荣;贾晓雪;潘永安;曹路明;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35 | 分类号: | H01L29/735;H01L29/737;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压 增益 模式 高频 横向 双极晶体管 电路 | ||
1.一种具有高压和高增益模式的高频横向双极晶体管电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晶体管(21)和模式控制端(22);
所述晶体管(21)包括Si衬底(2108)、SiO2埋氧层(2107)、SiGe基区(2103)、Si发射区(2104)、Si集电区(2105)、多晶硅层(2101);其中所述SiGe基区(2103)、Si发射区(2104)、Si集电区(2105)宽度和厚度相等且位于SiO2埋氧层(2107)的上方,Si发射区(2104)、Si集电区(2105)分别位于SiGe基区(2103)的左右两侧;多晶硅层(2101)位于所述SiGe基区(2103)正上方,且两侧均与SiO2电极隔离层(2102)相接触;基极电极(2109)位于所述多晶硅层(2101)的正上方,发射极电极(2110)位于所述SiO2埋氧层(2107)的上方且与Si发射区(2104)、SiO2电极隔离层(2102)相接触,集电极电极(2111)位于SiO2埋氧层(2107)的上方且与Si集电区(2105)、SiO2电极隔离层(2102)相接触;衬底电极(2112)与Si衬底(2108)相接触;SiO2槽隔离层(2106)位于所述SiO2埋氧层(2107)的上方且分别与发射极电极(2110)、集电极电极(2111)相接触;
所述模式控制端(22)与衬底电极(21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压和高增益模式的高频横向双极晶体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晶体管(21)中多晶硅层(2101)厚度介于5nm到10nm之间,宽度介于15nm到35nm之间;所述SiO2电极隔离层(2102)厚度介于5nm到10nm之间;所述SiGe基区(2103)、Si发射区(2104)、以及Si集电区(2105)厚度均介于20nm到50nm之间;所述SiGe基区(2103)、Si发射区(2104)和Si集电区(2105)宽度均介于30nm到50nm之间;所述SiO2槽隔离层(2106)厚度介于25nm到50nm之间;所述SiO2埋氧层(2107)厚度介于20nm到40nm之间;所述Si衬底(2108)厚度介于20nm到50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压和高增益模式的高频横向双极晶体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晶体管(21)中,基区Ge组分从发射结侧向集电结侧呈梯形分布结构,且Ge含量的表达式为:
其中,WB为基区宽度,y代表基区内Ge组分含量,x代表基区内与发射结一侧的距离,x1代表基区中梯形转折点的位置,y1代表基区中梯形转折点x1位置处对应的Ge组分含量,基区Ge组分含量在0.15~0.3之间,x1的位置在5nm~30n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压和高增益模式的高频横向双极晶体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控制端(22)控制衬底电极(2112)上的电压信号;当模式控制信号介于-0.5V到-3.5V之间,所述高频横向双极晶体管电路处于高压模式;当模式控制信号介于+0.5V到+5V之间,所述高频横向双极晶体管电路处于高增益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44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