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连白绢病生防菌荧光假单胞杆菌HT1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9652.3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涛;游景茂;王帆帆;郭杰;郭晓亮;段媛媛;毛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7;A01P3/00;C12R1/39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李小伟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连 白绢病生防菌 荧光 假单胞 杆菌 ht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黄连白绢病生防菌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HT1,所述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HT1于2021年7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2021901;还公开了应用。本发明首次针对黄连白绢病从黄连根际土壤中筛选并得到了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HT1,可被用于防治黄连白绢病,为黄连白绢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可减少黄连种植过程中的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并且具有防效时间长、无毒、无害等优点,可为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黄连白绢病生防菌荧光假单胞杆菌 HT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广泛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作用,黄连常用作糖尿病降糖和抗肿瘤,最新研究还表明,黄连解毒汤中的活性物质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病毒肺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黄连的主产区之一,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连续多年栽培,导致利川、石柱等地黄连病害发生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其中黄连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引起的毁灭性土传病害,在每年的5-9月份,气温高于28℃的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严重。黄连白绢病的防治目前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目前还没有登记用于黄连白绢病防治的药剂,借鉴登记于防治其他作物白绢病的药剂存在安全风险。
细菌是根际土壤中含量最高的生物,而细菌分泌的挥发性物质(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VOCs)是一种植物和细菌不直接接触互作的重要信号。许多研究表明,土壤中多种细菌能改善植物生长、增强植物免疫能力和作为生防菌剂抵抗病原菌侵染。近年来,能产生强抗菌活性的挥发性物质拮抗细菌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中。因此,筛选拮抗微生物代替化学药剂防治黄连白绢病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黄连白绢病生防菌荧光假单胞杆菌HT1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针对黄连白绢病从黄连根际土壤中筛选并得到了一株荧光假单孢杆菌,该菌株通过挥发性代谢产物抑制白绢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白绢病在黄连上的发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HT1,所述荧光假单胞杆菌(P.fluorescens)HT1于2021年7月19 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M2021901。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荧光假单胞杆菌HT1在制备防治黄连白绢病的药物或生防菌剂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含有荧光假单胞杆菌HT1的挥发性代谢产物,所述挥发性代谢产物可抑制黄连白绢病菌菌丝生长和黄连白绢病菌菌核萌发,所述挥发性代谢产物还可抑制黄连白绢病菌的致病力。
进一步的,所述生防菌剂中含有荧光假单胞杆菌HT1,所述荧光假单胞杆菌 HT1可抑制黄连白绢病菌菌丝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生防菌剂为荧光假单胞杆菌HT1的发酵液,所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荧光假单胞杆菌HT1接种于NA培养基中,于28℃、150r/min 条件下振荡培养24h,然后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有效活菌浓度,并将其调整至107cfu/mL,即得生防菌剂HT1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9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