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设备、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24757.X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9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钟远军;吴金豪;刘剑;李土旺;杨志刚;周正玉;罗亮;邱宏华;王斌;王腾;王冬至;林东铨;易雅琴;曾灿荣;黎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杨莉莎 |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 图形 拓扑 检查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领域,公开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包括根据每个面要素对应外轮廓中的端点提取每个面要素对应的所有外轮廓线段,判断任意两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将邻近的外轮廓线段作为邻近线段,判断邻近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达到预设夹角阈值,若是,则邻近线段对应的两个面要素之间存在缝隙并将存在缝隙的两个面要素作为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将地表图形中所有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作为不合格检查结果输出。本发明将检查对象细化到每个面要素可以精准的检查出地表图形中的所有缝隙,使对于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结果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设备、介质。
背景技术
在地理信息领域中,需要对不同地理要素(例如建筑物、土地、河流等)进行全覆盖地表的采集,从而得到地表图形,地表图形为涵盖了不同地理要素的图层。现有的拓扑检查方案大致为对于全覆盖地表的图形进行整体融合,再提取整体要素的外轮廓进行转换,得到全填充的一个整体面要素,再用这个整体面要素去裁剪原面要素,即可得出其中的缝隙以及空洞。这种方法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其能解决传统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解决传统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解决传统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能解决传统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地表图形,获取预先采集的地表图形,所述地表图形由若干个面要素组成;
转换线段,根据每个所述面要素对应外轮廓中的端点提取每个面要素对应的所有外轮廓线段,得到含有若干所述外轮廓线段的线段集合;
检查邻近线段,判断任意两个所述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若存在,则将邻近的外轮廓线段作为邻近线段,认定邻近线段对应两个面要素之间疑似存在缝隙,并执行角度判断步骤,若不存在,则所述地表图形无缝隙;
角度判断,判断邻近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达到预设夹角阈值,若是,则邻近线段对应的两个面要素之间存在缝隙,若否,则邻近线段对应的两个面要素之间不存在缝隙;
输出检查结果,将存在缝隙的两个面要素作为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将所述地表图形中所有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作为不合格检查结果输出。
进一步地,在所述检查邻近线段之前还包括检查是否存在锐角,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外轮廓线段对应的端点坐标判断每个面要素中任意两相交的外轮廓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为锐角,若是,则将对应的面要素作为锐角类不合格面要素,若否,认定所述面要素不属于锐角类不合格面要素。
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地表图形步骤中还包括获取与所述地表图形对应的坐标数据,所述坐标数据为所述地表图形中每个所述面要素对应的端点坐标,所述端点坐标为同一所述面要素中两相邻所述外轮廓线段的交点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未经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4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