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TFE/PVDF的中空纤维膜材料温室气体分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17657.4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7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彬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tfe pvdf 中空 纤维 材料 温室 气体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TFE/PVDF的中空纤维膜材料温室气体分离方法,包括分离环,所述分离环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分离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纤维膜,所述分离环的内部设置有: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具有支撑弹板,所述支撑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环;梳理装置,该梳理装置具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分离环固定连接;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具有空心环,本发明涉及温室气体分离技术领域。该基于PTFE/PVDF的中空纤维膜材料温室气体分离方法,达到了预先去除温室气体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的目的,分离膜容易被杂质附着降低温室气体分离效率,温室气体温度较高时容易损坏分离膜,分离膜受到气流以及杂质的挤压容易变形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室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PTFE/PVDF的中空纤维膜材料温室气体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PVDF中空纤维膜中易于形成多孔结构的特点,在气液吸收过程中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传质吸收通量,由于PVDF中空纤维膜的这种特性,在气体吸收分离操作如生物质气体CO2吸收脱碳提纯、烟气吸收分离CO2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现有的温室气体分离方法无法预先去除温室气体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分离膜容易被杂质附着降低温室气体分离效率,温室气体温度较高时容易损坏分离膜,分离膜受到气流以及杂质的挤压容易变形损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TFE/PVDF的中空纤维膜材料温室气体分离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温室气体分离方法无法预先去除温室气体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的问题,能够避免被杂质附着降低温室气体分离效率,能够进行换热处理降低膜材料接触的温室气体的温度,避免膜材料受到高温影响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避免了分离膜受到气流以及杂质的挤压变形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PTFE/PVDF的中空纤维膜材料温室气体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环,所述分离环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分离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纤维膜,所述分离环的内部设置有:
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具有支撑弹板,所述支撑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环,所述收集环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温室气体从分离环的上方通入并经过分离环,气体中的大颗粒杂质被引导板和椭圆凸块阻挡后沿着引导槽滑动到通气管内部,引导槽内的大颗粒杂质受到气流推动时被底部引导杆和上部引导杆阻挡无法向上飘动,部分大颗粒杂质经过引导板后被收集环阻挡停留在环形槽内部,能够去除温室气体中的大颗粒杂质,避免杂质附着在中空纤维膜表面降低温室气体分离效率;
梳理装置,该梳理装置具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分离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梳理电机,所述梳理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外侧通过弹性软管连通有梳理管,梳理电机带动通气管和梳理管旋转,弹性软管由于自身弹性向上抬起梳理管紧贴中空纤维膜,温室气体进入梳理管内部后弹性膜被挤压凸出到梳理管的外部,梳理管转动的过程中多个凸出的弹性膜对中空纤维膜表面进行梳理,梳理管向上将凹陷的中空纤维膜推动平整,避免中空纤维膜受到气流以及杂质挤压变形,保证能够长时间正常的进行温室气体分离工作;
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具有空心环,所述空心环与分离环滑动连接,所述空心环的一侧通过倾斜管与梳理管连通,所述通气管贯穿中空纤维膜并且延伸至分离环的上方,所述空心环的顶部位于分离环的外侧连通有冷气管,温室气体流向分离环的过程中进入通气管内部,经过梳理管和倾斜管后进入到空心环内部,温室气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与梳理管和空心环内部的气体交换热量,然后从冷气管排出到分离环的上方靠近中空纤维膜的位置,然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被分离,使较高温度的温室气体在被分离前交换热量降温,保证中空纤维膜分离的温室气体处于较低温度状态,避免中空纤维膜被高温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顶部对称安装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椭圆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彬,未经杨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7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