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工艺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6341.5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福;单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06 | 分类号: | B01D3/06;B01D3/42;C10G7/00;C10G7/1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白楠 |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沥青 余热 回收 重苯中轻 组分 工艺 系统 | ||
1.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焦油馏分塔、重苯沥青换热器、重苯闪蒸塔与混合油回流槽;焦油馏分塔出口管线与重苯沥青换热器相连,重苯管线与重苯沥青换热器相连,重苯沥青换热器与中温沥青外送管线相连,重苯沥青换热器出口管线与重苯闪蒸塔相连;重苯闪蒸塔底部出口与重残油外送管线相连,重残油外送管线的分支管线与重苯闪蒸塔底部入口相连,重苯闪蒸塔顶部出口管线与混合油回流槽相连,混合油回流槽出口管线与重苯闪蒸塔上部入口相连,混合油回流槽出口管线与混合油外送管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油馏分塔出口管线上设有中温沥青输送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残油外送管线上设有重残油输送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残油外送管线上设有重残油冷却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油回流槽出口管线上设有混合油回流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苯闪蒸塔顶部出口管线上设有混合油冷却器。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系统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1)焦油馏分塔底的中温沥青通过中温沥青输送泵打入重苯沥青换热器中,在此与外来的重苯进行换热,加热后的重苯直接送入重苯闪蒸塔下段闪蒸,中温沥青外送继续冷却;
2)重苯中的轻组分酚油、萘油、洗油馏分与重残油分离,轻组分馏分进入重苯闪蒸塔的上段,重组分重残油在重苯闪蒸塔下段继续下沉,重残油积攒到设定的液位后,用重残油输送泵经重残油冷却器冷却后外送;
3)聚集在重苯闪蒸塔底部的重残油,通过重残油外送管线的分支管线,回到重苯闪蒸塔底部循环,避免重苯残油的堵塞;
4)重苯闪蒸塔顶采出的酚油、萘油、洗油混合馏分经混合油冷却器冷却,然后自流到混合油回流槽,再用混合油回流泵抽出,一部分作为回流送回重苯闪蒸塔内,一部分混合油外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焦油馏分塔底中温沥青温度360~370℃,焦油馏分塔底中温沥青流量7.5~25t/h,重苯来料温度60~80℃,重苯处理量0~15t/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重苯闪蒸塔塔底温度300~320℃,重苯闪蒸塔塔底压力40~60kPa,重苯闪蒸塔塔顶温度200~230℃,重苯闪蒸塔塔顶压力1~10kPa,重苯闪蒸塔回流比2~30,经过重残油冷却器后重残油温度90~11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中温沥青余热回收重苯中轻组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经过混合油冷却器后混合油温度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3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