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99276.8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东;熊政辉;翟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8/34 | 分类号: | G06F8/34;G06F3/04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宋丹丹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保险 结构 可视化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该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任一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损失源节点;获取任一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合约节点;将任一可视损失源节点和任一可视合约节点添加于可视化界面后进行有向连接,得到再保险结构;其中,可视损失源节点作为上游节点,可视合约节点为可视损失源节点的下游节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让业务人员能够通过友好的可视化界面以拖拉拽的方式设计复杂的再保结构,并支持业务人员灵活、方便对再保结构进行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保险业务中,保险人为了放大承保能力、满足监管要求、改善偿付能力及分散风险,往往需要对业务安排分保(即再保险)。再保险业务可分为成数再保险、溢额再保险、成数溢额再保险等的比例再保险以及险位超赔、事故超赔、赔付率超赔等非比例再保险。针对不同的业务,实际分入分出业务中往往需要综合使用多种再保险合约,业内通常称之为再保险结构。再保险实务中,业务人员通常使用电子表格的形式来设计再保险结构。这往往不太直观,而且非常不方便于再保险结构的调整及费率计算,也难以进行风险累积,更不方便表示各个业务的相互关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该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任一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损失源节点;
获取任一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合约节点;
将任一可视损失源节点和任一可视合约节点添加于可视化界面后进行有向连接,得到再保险结构;
其中,可视损失源节点作为上游节点,可视合约节点为可视损失源节点的下游节点。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让业务人员能够通过友好的可视化界面以拖拉拽的方式设计复杂的再保结构,并支持业务人员灵活、方便对再保结构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逻辑架构图;
图4为示例中节点和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的架构图;
图7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示意图;
图8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中节点的分组图;
图9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在前端上的展示图;
图10为示例中为前端的展示界面;
图11为示例中以表格形式展示的计算结果展示图;
图12为示例中再保险结构的界面展示图;
图13为示例中以表格形式展示的计算结果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再保险结构的可视化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任一损失源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损失源节点;
获取任一合约节点结构数据并通过渲染组件在可视化界面展现可视合约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9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距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组装的自动压线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