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74288.5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潘玲玲;李峰;耿建;杨胜春;刘建涛;王勇;周竞;焦建林;宫成;毛文博;徐鹏;陈风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J3/32;H02J3/48;H02J3/50;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齐书田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区 多元 负荷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将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调控云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庞大的社会负荷资源的全面接入,同时有效提升调度人员实时掌握电网可调能力,为调度业务的监视控制、分析计算和优化决策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模型服务,促进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优化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进入新时代,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规模快速扩大,高渗透率新能源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型能源及用能设备大量接入,负荷侧设备的更加多元化,用户不再仅仅是末端用电负荷,可以通过负荷侧管理实现与调度机构互动。相比于常规电源,上述负荷侧资源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且同时兼具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角色,运行特性复杂多变。例如规模化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将对城市电网带来显著影响,势必加剧电力系统峰谷差、电压偏移、局部阻塞等突出矛盾;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分布式储能特性,将为电网调峰、调压、新能源消纳等提供丰富的可调度资源。因此,亟需将多元负荷有效纳入电网可调控资源,实现数据贯通以提升电网优化配置能力。
现有专利1:一种储能电站调控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专利申请号:202010989273.9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调控系统及通信控制方法。市调模块和地调模块分别部署在省地两级调度中心,与储能子站通过调度数据网通信,对储能电站进行监视与调度控制,实现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等功能,市调模块实现省区内所有储能电站的集中监视与调度。
现有专利2:一种配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专利申请号:201911119972.1
该专利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调控方法及系统,主站调度系统通过GPRS网络主站与充电桩终端交互信息,根据调度控制策略调节电网峰值负荷,在接收到电动车用户输入的目标充电桩后,先确定目标充电桩的对应的变压器,然后调取的该变压器的实时负荷超过预设重载值,则向用户发送所述目标充电桩不可用的消息,从而可以引导电动汽车充电。
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储能、电动汽车等负荷资源,是通过调度数据网通信实现对储能电站进行监视与调度控制,或者是通过GPRS网络主站与充电桩终端交互信息,主要针对的是发电侧储能资源及电动汽车聚合商负荷资源,不能实现对庞大的社会负荷资源的全面接入。另一方面,没有对上送模型和数据的质量进行监视,上送数据不能完全体现当前负荷资源运行状态。传统的负荷侧资源数据展示手段比较匮乏,调度人员对负荷侧数据不具有全局观的问题,需要对可调度资源进行全景集中监视,便于调度人员掌握电网可调资源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以克服不能实现对庞大的社会负荷资源的全面接入,以及传统的数据展示手段匮乏,调度人员对多元负荷数据不具有全局观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庞大的社会负荷资源的全面接入,同时有效提升调度人员实时掌握电网可调能力,为调度业务的监视控制、分析计算和优化决策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模型服务,促进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和安全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4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电容储能高电压穿越控制系统
- 下一篇:蓄电池储能高电压穿越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