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74288.5 | 申请日: | 2021-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潘玲玲;李峰;耿建;杨胜春;刘建涛;王勇;周竞;焦建林;宫成;毛文博;徐鹏;陈风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H02J3/32;H02J3/48;H02J3/50;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齐书田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区 多元 负荷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和信息通讯骨干网分别获取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所述多元负荷数据包括模型数据、申报计划数据及量测数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为负荷聚合商平台;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为车联网及负控系统;
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缓存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一安全区;所述将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的步骤,具体为:将第一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一次隔离处理;将经过第一次隔离处理的多元负荷数据通过JDBC接口保存到缓存数据库;将第二目标区域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缓存数据库;
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调控云数据库部署在电力内网第二安全区,所述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保存到调控云数据库的步骤,具体为:将缓存数据库中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第二次隔离处理,将第二次隔离处理后的多元负荷数据同步到调控云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包括负荷侧资源的物理维度信息、空间维度信息及调控维度信息;
所述量测数据包括n分钟总加量测数据和N分钟设备量测数据,其中n和N均表示正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根据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将多元负荷数据经过模型数据解析和量测数据解析后重新写入调控云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主动补招和反馈补招对接入调控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补缺矫正;
通过图形展示、统计分析技术,完成多元负荷数据全景集中监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补招过程具体为: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检测量测数据是否连续,若是,则等待下一次检测;若否,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向第一目标区域发起主动补招请求,获取补招数据送入缓存数据库,随后进行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补招过程具体为:
通过量测数据解析进程分析接入调度云数据库的多元负荷数据是否符合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将不符合负荷控制应用所需数据规范的多元负荷数据进行标记;
通过数据同步进程检测调控云数据库中是否有被标记的数据,若不存在标记,则等待下一次检测,若存在标记,将调控云数据库和缓存数据库中该标记数据记录删除,并通过互联网外网接入区数据补招进程进行主动补招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安全区的多元负荷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集中监视包括:负荷侧资源总体监视、负荷侧资源多维监视、对多元负荷数据质量进行跟踪记录,当发现质量问题,实时推送告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42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电容储能高电压穿越控制系统
- 下一篇:蓄电池储能高电压穿越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