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面自修复免维修防水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66396.8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明;徐乐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5/10;E04D13/16;E04D15/06;C08L23/28;C08L23/16;C08L23/06;C08L23/12;C08L27/06;C08L95/00;C09D4/02;C09D4/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师自春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 修复 维修 防水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屋面自修复免维修防水系统,包括屋面防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防水层(1)的内部是由第一柔性防水系统(2)和第二柔性防水系统(3)所共同组成,第一柔性防水系统(2)位于第二柔性防水系统(3)的上表面,且第一柔性防水系统(2)和第二柔性防水系统(3)之间通过防水密封胶紧密贴合固定,所述第一柔性防水系统(2)和第二柔性防水系统(3)内部均是由SBS复合卷材(4)、改性沥青自粘卷材层(5)、PVC防水面层(6)、密封涂料层(7)、纳米材料层(8)和底板卷材(9)所共同组成,SBS复合卷材(4)、改性沥青自粘卷材层(5)、PVC防水面层(6)、密封涂料层(7)、纳米材料层(8)和底板卷材(9)之间通过热压工艺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自修复免维修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防水系统(2)和第二柔性防水系统(3)的大小尺寸完全相同,第一柔性防水系统(2)和第二柔性防水系统(3)的厚度均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自修复免维修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BS复合卷材(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纤维织物、三元乙丙橡胶、氯化聚乙烯,其中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的质量分数在15-25%,纤维织物的质量分数在10-12%,氯化聚乙烯的质量分数在25-29%,三元乙丙橡胶的质量分数在18-24%,SBS复合卷材(4)的厚度在0.2-0.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自修复免维修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自粘卷材层(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改性沥青、自粘聚合物、塑性体、弹性橡胶、玻璃纤维胎,其中自粘聚合物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其中改性沥青自粘卷材层(5)的厚度控制在0.2cm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自修复免维修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防水面层(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填充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及其它助剂,其中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分数在60-70%,增塑剂的质量分数在3-5%,填充剂的质量分数在5-8%,抗氧剂的质量分数在2-4%,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分数在1-3%,其它助剂的质量分数在4-6%,PVC防水面层(6)的厚度控制在0.4-0.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自修复免维修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涂料层(7)的内部设置有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乳化沥青、丙烯酸和树脂聚合物,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质量分数在15-20%,乳化沥青的质量分数在25-30%,丙烯酸的质量分数在5-10%,树脂聚合物的质量分数在20-25%,密封涂料层(7)的厚度控制在0.15cm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屋面自修复免维修防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将屋顶基面清理干净,同时对其表面进行整平处理,保障基层表面平整和光滑,通过抹平压光,对于残留的凸起物用铲刀进行铲平处理;
S2保障屋面基层表面的干燥,将其含水率控制在5%以内,将屋面防水层卷材完全覆盖在基层表面,静置5小时以上,用排刷把防水涂料涂刷在基层表面上,复杂部位用油漆刷刷涂,涂刷均匀后干燥4小时以上至不粘脚;
S3对所有的阴阳角部位、立面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层宽度为300-500mm;
S4对卷材试铺定位,先铺设排水集中的部位,按标高由低向高的顺序铺设;
S5防水完工后,经48小时蓄水试验后无渗漏即为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3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氧化三钛晶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同步带轮平行度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