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阻碳油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6440.7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宏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22;H05K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增隆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阻碳油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阻碳油板的制备方法,制备流程包括:碳油预烘烤、烘烤、对烘烤后的碳油进行第一回流焊处理、丝印阻焊、对阻焊层进行第二回流焊处理。经过上述工艺流程优化后,低阻碳油阻值受控程度能够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油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阻碳油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PCB及其元器件贴装朝短小轻薄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厂商参与进口元器件与PCB一体化制作的开发浪潮中,其中碳油印制板便是较早的一体化产品之一。在PCB工作环境和阻值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碳膜印制板以其低廉的价格,稳定的质量以及具有双面板相应的性能和特点代替部分单、双面印制板,尤其适合于带有按键功能的电子产品而备受行家们的青睐。但是由于碳油阻值波动幅度较大,难于受控而被具有更高阻值精度的材料和技术所取代,这么一来,碳油板也就慢慢地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果能够对碳油板的制程工艺进行优化,使其阻值受控和成品良率提升的话,那么它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低阻碳油板的生产过程中,阻值经过碳油固化后虽然有所稳定,但在后续阻焊制作中阻值还会有所上升,回流焊处理后阻值又会出现轻微的下降,此时的阻值才是产品最终的固化值。可见碳油产品经过完整生产流程后的阻值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忽大忽小,起伏跌宕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低阻碳油板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阻碳油板的制备方法,制备流程包括:
碳油预烘烤、烘烤、对烘烤后的碳油进行第一回流焊处理、丝印阻焊、对阻焊层进行第二回流焊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丝印阻焊过程中,不添加稀释剂或者添加每1公斤低阻碳油添加30-40ml稀释剂。
丝印阻焊通常采用感光油墨,并添加稀释剂、硬化剂等,以便于更好下油、预烤、曝光、显影和后固化等。但考虑到添加稀释剂会增强阻焊油墨的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的增强又会使其更容易渗透进碳油内部,从而导致碳油阻值上升。因此在上述丝印阻焊过程中,不添加稀释剂或者添加少量稀释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碳油的粘度为140-160dpa.s。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丝印阻焊后,上述碳油被输送入预考设备中,输送时间不高于3分钟。
对阻焊印刷完毕后的静置时间严格控制,在阻焊丝印完毕后3分钟内进行预烤,以确保阻焊油墨及时烘干,从而阻止了油墨过度向碳油层渗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预考设备中,预考的温度为47℃,预考的时间为15分钟。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1)低阻碳油阻值异常是阻焊油墨渗透到碳油层中所致,也就是油墨并没有完全固化。基于此,只是将碳油油墨的烘烤增加次数与时间,试图通过上述方式烘干油墨却是不可取的,因为经过烘烤后的油墨阻值在回流焊处理后仍然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将碳油烘烤后加入回流焊处理,使碳油阻值固化,再严格控制阻焊油墨的流动性,使得阻焊后碳油阻值稳定在可控的小范围内,再经后续工艺进行回流焊处理,碳油阻值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2)尽可能少用稀释剂或不用稀释剂进行阻焊丝印,以此来控制上述油墨的流动性,以降低阻焊油墨的渗透率。
(3)对阻焊印刷完毕后的静置时间严格控制,在阻焊丝印完毕后3分钟内进行预烤,以确保阻焊油墨及时烘干,从而阻止了油墨过度向碳油层渗透。
(4)经过上述工艺优化后,得出的上述碳油阻值稳定在23Ω左右,达到了期望的最终固化阻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宏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宏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6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SA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混合浆料和纸
- 下一篇:坚果真空入味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