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的分布式数据调度汇集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53718.5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史子超;王洋;孟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信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6/27;G06F9/48;G06F21/60;H04L29/06;H04L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分布式 数据 调度 汇集 平台 | ||
1.一种基于区块的分布式数据调度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块基础单元(100)、数据架构单元(200)、数据管理单元(300)和安全保障单元(400);所述区块基础单元(100)、所述数据架构单元(200)、所述数据管理单元(300)与所述安全保障单元(400)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所述区块基础单元(100)用于以区块链为基础搭建分布式数据平台的网络架构;所述数据架构单元(200)用于搭建数据模型架构并进行管理;所述数据管理单元(300)用于从多方面对数据进行汇集及调度管理;所述安全保障单元(400)用于对数据调度处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安全管理;
所述区块基础单元(100)包括共享CDN模块(101)、共识机制模块(102)、算法合约模块(103)和边缘计算模块(104);
所述数据架构单元(200)包括数据源模块(201)、数据平台模块(202)、数据服务模块(203)和数据应用模块(204);
所述数据管理单元(300)包括元数据管理模块(301)、质量检核模块(302)、周期管理模块(303)和调度处理模块(304);
所述安全保障单元(400)包括数据加密模块(401)、节点关联模块(402)、匹配验证模块(403)和风险管理模块(4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的分布式数据调度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CDN模块(101)、所述共识机制模块(102)、所述算法合约模块(103)与所述边缘计算模块(104)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所述共享CDN模块(101)用于通过由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节点服务器群组成的共享内容分发网络将内容源推送到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节点服务器,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共享的边缘节点无限扩展节点的布局和数量;所述共识机制模块(102)用于封装管理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并选调相应共识算法来在区块链之间建立共识及验证行为;所述算法合约模块(103)用于封装各类加密算法和智能合约来使链式区块结构可适用于多种场景;所述边缘计算模块(104)用于将原先由核心节点进行的事务处理分到各个边缘节点进行梳理并靠近终端用户来布局,从而使系统更高效和易于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的分布式数据调度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模块(104)中,基于边缘计算的业务分类计算表达式如下:
m个子缓存管理模块由同一个边缘计算节点提供服务时,所需总带宽为c:
式中,为第j级业务的包个数,为每个包的平均速率;
进而,边缘计算节点服务用户的总个数为N:
其中,假设某一边缘计算节点的总调度容量为带宽C,则次边缘计算节点可同时支持包的总个数为n: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的分布式数据调度汇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源模块(201)、所述数据平台模块(202)、所述数据服务模块(203)与所述数据应用模块(204)依次通过网络通信连接;所述数据源模块(201)用于对系统内外部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管理;所述数据平台模块(202)用于搭建数据平台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及存储操作;所述数据服务模块(203)用于以数据为基础为数据管理操作提供多种应用服务功能;所述数据应用模块(204)用于通过对深度挖掘分析的数据生成对应统计报表以便直观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信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信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7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