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疾病患者术后康复助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40855.5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雪芳;潘圆圆;王艳玲;赵超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G5/00;A61G5/10;A61G5/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腾盛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4 | 代理人: | 郭广全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疾病 患者 术后 康复 行装 | ||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术后康复助行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助行装置无法辅助患者坐下站起,及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包括矩形壳,矩形壳内转动连接有转柱,转柱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有万向轮,矩形壳上端设有撑板,两个撑板的相背端分别经转轴转动连接有扶手杆,矩形壳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分别开设有竖槽,两个支撑块上分别开设有与竖槽连通的导向槽,竖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相对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腰形板,两个腰形板的前侧分别设有插柱,两个腰形板之间经一个坐板连接,坐板后端经销轴铰接有拉板,矩形壳内设有主摆杆,主摆杆上侧经副摆杆与拉板铰接连接;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使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外科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神经疾病患者术后康复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神经疾病患者在进行手术后需要尽快下床走动锻炼,但由于下肢神经病变,导致下肢神经受损,肌肉无力,因此在神经疾病患者下床走动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搀扶或者使用助行装置,现有的助行装置多为助行架,患者每走一步就需要抬起助行架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耗费患者体力,另外一种助行装置为带扶手的小推车,患者手扶小推车走动。
由于神经患者下肢无力,走一段距离后需要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坐下及站起时都需要下肢力量,因此神经患者在坐下时容易跌倒且需要站起时由于下肢神经受损不易站起,且现有的助行装置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神经疾病患者术后康复助行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助行装置无法辅助患者坐下站起,及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矩形壳,矩形壳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转柱,转柱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矩形壳且设有前后方向的支撑杆,支撑杆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万向轮,矩形壳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撑板,两个撑板的相背端分别经转轴转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扶手杆,同一侧的扶手杆与支撑杆可相对或相背摆动;
所述的矩形壳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撑板之间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分别开设有竖槽,两个竖槽开口相对,两个支撑块上分别开设有与竖槽连通的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开口相对且分为斜槽与滑槽上下两部分,导向槽的深度大于竖槽的深度,竖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的相对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腰形板,两个腰形板的前侧分别设有插入其对应侧的斜槽内的插柱,两个腰形板之间经一个坐板连接,坐板后端经左右轴向的销轴铰接有拉板,矩形壳内设有可左右摆动的主摆杆,主摆杆上侧经副摆杆与拉板铰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以使患者手扶扶手杆行走,实现对患者的支撑助行,防止患者跌倒,辅助患者坐下休息并辅助患者站起,防止患者由于下肢无力坐下时跌倒及坐下后不易站起,同时可以对扶手杆与支撑杆进行折叠,减小占用面积,便于患者家属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切后视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A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5中B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局部爆炸图。
图9是本发明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10是本发明折叠后的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0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换性低滚阻节能车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旋转拖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