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同步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38517.8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7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炜;罗志孝;李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静粉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同步 控制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同步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生产速度和骨架上螺旋槽的节距计算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检测所述螺旋槽的角度变化量,并根据所述角度变化量对所述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进行PID调节;将经过PID调节后的所述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同步给放线旋转体,以控制所述放线旋转体与所述收线旋转体的旋转同步。本发明通过对收线旋转体与放线旋转体建立同步关系,并基于螺旋槽的角度变化量进行PID调节,能够时时刻刻保证旋转的自动同步,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以及生产速度,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架型光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同步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骨架型光缆是市场上众多光缆产品中光纤密度最大地一种光缆,也是最新流行的光缆中的一种。骨架型光缆的中心是强度钢丝,中心外层是具有V型槽的螺旋型塑料骨架,用绞合成缆的方法将光纤带放入V型槽内、绕包阻水带并外护护套层后成型。骨架型光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骨架上的V型槽是螺旋结构,而光纤带放入V型槽时需要保证入槽点的槽口的相对位置保持相对静止(即将光纤带放入槽内时需要光纤带始终在槽内),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做特殊控制,那么V型槽的槽口朝向是始终在变化的,所以最复杂、最困难的工艺是在光纤带放入V型槽时,如何保证V型槽的槽口朝向保持不变。
目前,骨架型光缆的生产设备由放线旋转体、光纤带放线架、光纤带入V型槽装置、阻水带绕包装置和收线旋转体组成。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让光纤带入V型槽装置是保持不动的,而让放线旋转体和收线旋转体同步旋转,可以达到V型槽的槽口朝向始终保持不变的目的。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如何保证收线旋转体和放线旋转的同步旋转又成为了下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现有的方案是在入槽位置安装用于监控槽口朝向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当从角度传感器中观察到角度偏差大时,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加快或者减慢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以保证槽口朝向角度不变。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需要人工时时刻刻的干预,生产速度低下、自动化程度太低,影响产能。
因此,需要为骨架型光缆的生产设备提供一种新的控制方案。
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同步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同步控制方法,用于生产骨架型光缆,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生产速度和骨架上螺旋槽的节距计算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
检测所述螺旋槽的角度变化量,并根据所述角度变化量对所述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进行PID调节;
将经过PID调节后的所述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同步给放线旋转体,以控制所述放线旋转体与所述收线旋转体的旋转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同步控制方法中,所述根据生产速度和骨架上螺旋槽的节距计算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步骤包括:
从生产数据中获取生产速度以及骨架上螺旋槽的节距;
将所述生产速度和所述节距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
a/b;
其中,a为生产速度,b为节距。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同步控制方法中,所述检测所述螺旋槽的角度变化量,并根据所述角度变化量对所述收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进行PID调节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螺旋槽的角度变化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8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