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金流程用内部冷却输送辊道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1504.X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治浩;王国义;张德国;武国平;商红梅;刘超;韩丽敏;李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B22D11/124;B22D29/04;B22D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建民 |
| 地址: | 10004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流程 内部 冷却 输送 | ||
1.一种冶金流程用内部冷却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输送辊道包括辊身(1)、内部冷却导向筒(2)、冷却介质导入管(3)、从动侧轴承(4)、从动侧轴承座(5)、旋转接头(6)、辊道支撑梁(7)、驱动侧轴头(8)、螺栓(9)、驱动侧轴承(10)、驱动侧轴承座(11)、驱动侧钢板(12)、从动侧钢板(13)、从动侧轴头(14);
所述的内部冷却导向筒(2)安装在由辊身(1)、驱动侧轴头(8)、驱动侧钢板(12)、从动侧钢板(13)和从动侧轴头(14)构成的输送辊道辊体内部,所述输送辊道辊体两端对称安装轴承和轴承座,驱动侧轴承(10)安装在驱动侧轴承座(11)内部和驱动侧轴头(8)轴颈上,从动侧轴承(4)安装在从动侧轴承座(5)内部和从动侧轴头(14)轴颈上,驱动侧轴承座(11)和从动侧轴承座(5)安装在辊道支撑梁(7)上,辊道支撑梁(7)固定不动;外部旋转动力传送到驱动侧轴头(8)端部联结轴伸上;内部冷却导向筒(2)外柱面与辊身(1)内柱面配合形成配合空间,内孔与安装在输送辊道中心的冷却介质导入管(3)的外柱面紧密配合;内部冷却导向筒(2)外柱面与辊身(1)内柱面之间的配合空间形成夹缝冷却层;输送辊道从动侧的旋转接头(6)通过螺栓(9)连接安装在所述输送辊道从动侧轴头(14)端面上,旋转接头(6)中心圆柱紧密套装入冷却介质导入管(3)内;冷却介质导入管(3)伸入输送辊道驱动侧的驱动侧轴头(8)孔洞内部,与孔洞内壁面形成环空;驱动侧钢板(12)与内部冷却导向筒(2)左端面形成夹缝层,从动侧钢板(13)与内部冷却导向筒(2)右端面形成夹缝层;冷却介质导入管(3)外圆与从动侧轴头(14)内孔壁面形成环空,冷却介质在这里汇集后由旋转接头(6)排出输送辊道辊体,环空与夹缝层串起来形成封闭回路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流程用内部冷却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内部冷却导向筒(2)外圆为光面形柱面,内部冷却导向筒(2)外圆与辊身(1)内圆之间形成夹缝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金流程用内部冷却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内部冷却导向筒(2)外圆分布有轴向平行矩形槽或矩形螺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5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导览展厅物联网系统
- 下一篇:多方支付数据传输方法、售电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