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6091.6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佰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高源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馈电部,以及设于馈电部上的第一辐射天线,第一辐射天线呈柱状结构,第一辐射天线的侧面上设有三个相互外切的弧形凹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辐射天线上设置三个相互外切的弧形凹面,从而使得天线能够获得理想的定向辐射特性,同时还增强了电磁波共振强度,促使天线增益明显增大,回波损耗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发展,通信系统性能得以不断提升,天线精细化的设计开始被研究人员关注和重视,以满足新应用特征以及提升性能的各类需求。对于当今和未来的移动设备,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巧,外形越来越美观,同时性能还要保持甚至实现提升,这对天线设计提出了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而传统的天线定向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线,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线,包括设于电路板上的馈电部,以及设于馈电部上的第一辐射天线,第一辐射天线呈柱状结构,第一辐射天线的侧面上设有三个相互外切的弧形凹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辐射天线上设置三个相互外切的弧形凹面,从而使得天线能够获得理想的定向辐射特性,同时还增强了电磁波共振强度,促使天线增益明显增大,回波损耗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辐射天线,电路板上在对应每个弧形凹面处均设有一个第二辐射天线,第二辐射天线与馈电部电连接。
进一步,第二辐射天线包括立柱以及辐射部,立柱垂直设置在电路板上,且立柱的下端与馈电部电连接,立柱的上端与辐射部相连接,辐射部呈扇形结构。
采用上述进两步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辐射天线产生辐射的同时,第二辐射天线与第一辐射天线之间存在电容耦合效应,电容耦合效应与第二辐射天线自身具有的电感效应共同作用产生谐振,形成二次辐射,进一步使得天线能够获得理想的定向辐射特性。
进一步,每个弧形凹面所对应的第二辐射天线中的辐射部的圆心与该弧形凹面的圆心共心。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增强了电磁波的共振强度,使得天线增益增大。
进一步,辐射部包括多个连接段和多个直径不等的第一弧形段,所有第一弧形段同心布置,且所有第一弧形段的凹面侧均背离弧形凹面,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段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段相连接。
进一步,所有第一弧形段按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且靠近弧形凹面的第一弧形段的直径最大。
采用上述进两步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回波损耗,增强了定向辐射的精准性。
进一步,每个弧形凹面所对应的第二辐射天线中的第一弧形段在径向方向的对称线与该弧形凹面在径向方向的对称线共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天线辐射的对称性,提升了第二辐射天线与第一辐射天线之间的耦合强度。
进一步,每个弧形凹面所对应的第二辐射天线中直径最大的第一弧形段距该弧形凹面的距离为0.5mm-20mm。
进一步,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段之间的间距值为0.1mm-15mm。
采用上述进两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符合目前较为主流的谐振频段需求。
进一步,第一弧形段的厚度相等,所有第一弧形段的外圈直径与内圈直径的差值相等。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回波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佰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佰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6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