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波消融手术中人体脏器组织的保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91223.4 | 申请日: | 202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川;吴勇;孙号;罗森;王卫中;刘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A61B90/00;A61B34/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李晓 |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波 消融 手术 人体 脏器 组织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波消融手术中人体脏器组织的保护装置,包括导管、弹性球囊和内针,所述导管上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沿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内针插入第一腔体内;所述弹性球囊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头端外侧,所述第二腔体与弹性球囊连通,所述第二腔体远离弹性球囊的一端设有注液接头。本发明可以防止微波消融对其他正常组织进行损伤,从而保护人体内部组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波消融手术中人体脏器组织的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技术主要是利用微波治疗仪器,使用微波消融针在通过穿刺直接刺到肿瘤部位,通过产生微波场,使组织内部极性分子产生高速运动,进行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部进行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度左右,使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给病人治疗的癌症的目的。
目前在微波消融手术中,针对微波消融手术都是在CT或者B超引导下的穿刺进行微波消融的实施,因此微波消融手术需要保证两方面的准确:1)确保微波消融针穿刺正确,保证位置适当;2)对微波消融产生的高温不能影响到其他正常组织,尤其针对脑部、甲状腺等精密手术的微波消融方案中,由于组织过于精细,且间距较小,稍有不慎将会对病人神经、或者其他正常组织产生消融,极易引起医疗事故。同时,需要将病变组织进行剥离健康组织,为病变组织的消融提供便利。因此,如何防止微波消融对其他正常组织进行损伤、预警需要专门设计相应保护装置与机制进行及时保护人体内部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微波消融手术中人体脏器组织的保护装置,该装置可以防止微波消融对其他正常组织进行损伤,从而保护人体内部组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波消融手术中人体脏器组织的保护装置,包括导管、弹性球囊和内针,所述导管上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均沿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内针插入第一腔体内;所述弹性球囊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头端外侧,所述第二腔体与弹性球囊连通,所述第二腔体远离弹性球囊的一端设有注液接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中导管插入人体的一端定义为头端,导管远离待消融的人体组织的一端定义为尾端;内针的头端和尾端也做类似定义,即导管插入待消融的人体组织的一端定义为头端,另一端定义为尾端。
在微波消融手术时,微波消融针穿刺进入人体的同时,将本发明保护装置中的导管插入人体,内针从导管的头端伸出起到导向和引导的作用,在CT等的导引下将导管穿刺至病变部位与良好组织部位之间,用于保护正常的组织防止受微波烧伤。通过在治疗的时候在癌症组织旁边插入保护装置,并进行对气囊注液,将病变(癌症等)组织与正常组织进行分离,这样微波消融产生的高温就不会影响到其他正常组织,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发明的保护装置将病变组织剥离健康组织,也为病变组织的消融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管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固定调节器的示意图。
图4是针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针;2、弹性球囊;3、导管;4、连接手柄;5、弹性卡扣;6、定位卡槽;7、固定调节器;7-1、导管卡座;7-2、调节卡座;7-3、底座;8、针帽;8-1、导线引出口;8-2、针帽护翼;8-3、卡合部;9、注液管;10、注液接头;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二压力传感器;13、信号处理器;14、导线;15、导管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1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