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冗余率的稀疏阵列构型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88746.3 | 申请日: | 202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6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嫔姣;胡国兵;陈正宇;王利伟;陈恺;蒋凌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上官凤栖 |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冗余 稀疏 阵列 构型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冗余率的稀疏阵列构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两级稀疏子阵列的阵元数目及阵元间距;(2)设计稀疏阵列构型并推导阵元位置分布的解析表达式;(3)推导稀疏阵列在差分共阵域、求和共阵域及求和差分共阵域的连续区间;(4)基于步骤3中的连续区间,计算求和差分虚拟阵的连续自由度;(5)推导求和共阵与差分共阵重叠度的表达式;(6)计算该稀疏阵列构型的共阵冗余率。本发明通过减少求和虚拟阵与差分虚拟阵之间的阵元重叠率,解决了现有同类阵列设计方法存在的共阵冗余度过高的问题,在相同阵元数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阵列利用率与自由度,从设计层面提升了角度估计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阵列天线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冗余率的稀疏阵列构型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稀疏阵列是指将天线接收阵列中的阵元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稀疏摆放组成的阵列构型,相比于传统的均匀阵列,稀疏阵列突破了空间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限制,具有阵列孔径扩展、自由度提升、阵元间互耦效应降低等诸多优势,有助于从阵列设计层面提升测角性能。
稀疏阵列的构型设计主要可以分为差分共阵类和求和差分共阵类。差分共阵类代表阵列有:最小冗余阵列、最小孔洞阵列、互质阵列、嵌套阵列以及这些阵列的衍生阵列,该类阵列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构建的虚拟阵列中自由度数目不能超过物理孔径的两倍。基于求和差分共阵的稀疏阵列设计方法目前研究较少,并且其构建的求和虚拟阵与差分虚拟阵之间的阵元重叠率较大,共阵冗余度较高,限制了共阵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冗余率的稀疏阵列构型设计方法,从阵列构型设计层面减少差分共阵与求和共阵的阵元重叠率,以降低共阵冗余度,提高阵列自由度,进而提升测角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冗余率的稀疏阵列构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两级稀疏子阵列的阵元数目及阵元间距;
步骤2:基于步骤1中设定的参数,设计稀疏阵列构型并推导阵元位置分布的解析表达式;
步骤3:根据步骤2中设计的稀疏阵列构型及阵元位置分布的解析表达式,推导稀疏阵列在差分共阵域、求和共阵域及求和差分共阵域的连续区间;
步骤4:基于步骤3中推导的连续区间,计算求和差分虚拟阵的连续自由度及其最优解;
步骤5:基于步骤3中推导的连续区间,推导求和共阵与差分共阵重叠度的表达式;
步骤6:根据步骤4与步骤5的结果,计算该稀疏阵列构型的共阵冗余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定义两级稀疏子阵列和子阵列中的阵元数为N1且阵元间距为N1d,子阵列中的阵元数为N2且阵元间距为N2d,其中N1≤N2,d=λ/2,λ为入射信号波长,总阵元数N=N1+N2+1。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稀疏阵列构型中阵元位置分布满足其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稀疏阵列在整个差分共阵域连续且连续区间为(-S1,S1),其中稀疏阵列在求和共阵域的连续区间为(-S2,S3),其中N2-N1=ε,
当0≤ε<3时,
当ε=3时,
当ε=4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8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多层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挡网自动开合的活鱼转运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