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73160.X | 申请日: | 2021-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6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坤;王守仁;于秀淳;王高琦;常正奇;杨丽颖;张建鹏;李重阳;刘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31/02 | 分类号: | A61L31/02;A61L31/08;A61L31/14;A61L31/16;C25D11/26;C25D13/12;C25D13/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9 | 代理人: | 张华 |
| 地址: | 25002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钛合金 表面 负载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预处理完成的医用钛合金骨板上、下两表面分别构造有均匀分布的半球面盲孔或开口大底端小的锥形盲孔;
步骤2)、在打孔后的医用钛合金骨板上、下两表面,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
步骤3)、再通过电泳沉积在钛合金骨板表面负载含碘药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为多列设置,每两列孔之间的间距为同列相邻两个盲孔间距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列盲孔之间的间距均为0.2mm;同一列中每相邻两个盲孔之间的距离为0.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构造盲孔采用激光冲击打孔,使用脉冲宽度为120ns、波长为1064nm、功率为500W、工作频率为500KHz的转镜式激光器;打孔时扫描速度为50m/s,冲击次数为200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的阳极氧化法为:将激光打孔后的钛合金骨板作为阳极连接到氧化电源的正极,用惰性电极作为阴极,保持两个电极平行放置且相互之间的距离为3cm;并且阳极、阴极试样同时没入配置均匀的第一电解液中;
所述第一电解液为0.3wt%NH4F和2vol%水的乙二醇有机电解液;
阳极氧化电压为60v;氧化时间为6h;
阳极氧化结束后,将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钛合金骨板取出,并用去离子水冲洗5min,然后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波清洗5min,去除纳米管涂层表面的无序丝状残留物;清洗完成后自然晾干;
将上述步骤后得到的钛合金骨板置于真空气氛炉中进行热处理;真空气氛炉的升温速率为2℃/min,在450℃下保温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将钛合金骨板作为阳极连接到氧化电源的正极,用惰性电极作为阴极,保持两个电极平行放置且相互之间的距离为3cm;并且阳极、阴极试样同时没入配置均匀的第二电解液中;第二电解液为4000ppm的聚维酮碘水溶液;
电压200V,电泳沉积时间30min,整个过程进行磁力搅拌与水浴处理,水浴保持温度为25℃,磁力搅拌转速为130次/分;反应完成后去离子水冲洗5min,并在无水乙醇中超声震荡10min,去除表面附着不牢固的聚维酮碘,清洗完成后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整个阳极氧化过程中,通过磁力搅拌器匀速搅拌第一电解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钛合金表面负载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预处理包括用电火花线线切割机对钛合金原材料进行切割成待加工尺寸的坯料;然后依次采用由低到高目数的金相砂纸打磨坯料表面无明显划痕;最后用无水乙醇进行超声波清洗并放入干燥箱烘干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31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