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间盘纤维环裂口缝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54280.5 | 申请日: | 2021-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鸣;崔志明;张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间盘 纤维 裂口 缝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间盘纤维环裂口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器(100),所述缝合器(100)包括操作手柄(101)、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101)长度方向一端的钩针部(102)、及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101)长度方向另一端的刺针部(103),所述钩针部(102)与所述操作手柄(101)呈锐角连接,所述刺针部(103)与所述操作手柄(101)呈钝角连接,所述钩针部(102)上设有第一挂线槽(102a),所述刺针部(103)上设有第二挂线槽(103a)。本发明提供的椎间盘纤维环裂口缝合装置,操作方便,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间盘纤维环裂口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是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原因之一是因为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不可避免地会在腰椎纤维环上遗留破裂口。术后短期内膨出的纤维环仍然会对神经根造成机械性刺激压迫;椎间盘内的炎性介质经过纤维环裂口渗出,可以引起神经根化学性炎症;纤维环破裂口如果愈合不良,可能会导致椎间盘内残留的髓核组织再次突出,导致椎间盘突出复发。
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后行纤维环缝合对促进纤维环破裂口的愈合、防止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减少化学性神经根炎的发生、延缓椎间盘退变、维持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的早期满意度等方面有明显作用。目前常用的纤维环缝合的设备有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Xclose纤维环修补器和国产纤维环缝合器如北京2020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Fit纤维环缝合器。
缝合纤维环的难点在于手术通道深并且狭窄,常规器械无法操作。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纤维环缝合设备都存在操作不方便、缝合难度大、较大的破裂口修复效率低下、不可重复利用、产品价格贵等缺点,稍有不慎会对神经根造成损伤。因此,如何安全高效地实现内窥镜下椎间盘纤维环破口的缝合,提高操作便利性、降低使用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椎间盘纤维环裂口缝合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间盘纤维环裂口缝合装置,包括缝合器,所述缝合器包括操作手柄、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长度方向一端的钩针部、及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长度方向另一端的刺针部,所述钩针部与所述操作手柄呈锐角连接,所述刺针部与所述操作手柄呈钝角连接,所述钩针部上设有第一挂线槽,所述刺针部上设有第二挂线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刺针部由所述操作手柄向外端部方向呈渐缩状,所述钩针部由所述操作手柄向外端部呈渐缩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手柄的长度为350~400mm,直径为1.5~2.5mm;所述钩针部、刺针部的长度为7.5~8.5mm,外端的直径为0.25~0.35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钝角的范围为145~155°。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锐角的范围为25~35°。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送线器,所述送线器包括第一手柄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手柄部长度方向一端的送线部,所述送线部与所述第一手柄部轴向具有夹角且具有送线卡口。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手柄部的长度为350~400mm,直径为1.5~2.5mm。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线结推送器,所述线结推送器包括第二手柄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手柄部长度方向一端的推送部,所述推送部位于第二手柄部径向的一侧具有倾斜面且具有V型开口。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手柄部的长度为350~400mm,直径为1.5~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2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