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设计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9678.X | 申请日: | 2021-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展;曹臻;杨波;曹克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5/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动 调节 流量 先进 堆芯补 水箱 设计 | ||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设计,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的内部安装有隔板,且隔板的内壁安装有高位阀门,所述隔板的内壁安装有低位阀门,所述隔板的内壁开设有常开补水孔,所述补水箱的下端设置有补水管线,所述补水箱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壁安装有平衡管线。本发明无需电源驱动,可靠性极高,通过设置补水箱对隔板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隔板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分隔,同时对注水量需求少时,可提供较少冷却水,在满足冷却的前提下延长可补水时间;同时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事故升级,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设计。
背景技术
在反应堆发生事故时,即使已实现安全停堆,堆芯也在持续释放衰变热,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安全系统在不同类型的事故、不同事故阶段都能提供适宜的冷却剂流量冷却堆芯,从而避免反应堆堆芯熔化的风险,具体来说,不同的事故对冷却剂流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对于非破口类事故,因冷却剂未丧失,冷却剂注射流量只需保证如反应堆降温负反馈等不会引起堆芯重返临界,所需的注射流量需求不大,然而如果注射流量过大,反而会导致水装量增大,冷却剂过度膨胀甚至可能引发事故升级,对于破口类事故,因冷却剂丧失较多,事故早期对于注射流量要求较高,事故中期对注水流量需求有所降低,但又需要在进入长期冷却之前能够较长时间提供注射流量,现有核电厂的堆芯补水箱是功能单一不易控制流量的传统补水系统,通常用于在事故初期和中期提供冷却水,补水箱储存一定量的冷却水,在事故时,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过自然循环的方式向堆芯提供冷却水,但其注射流量不可控制,无法在所有工况中都达到最佳冷却效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带来负面影响,一定程度影响经济性和电厂的可靠性。
存在以下问题:
1、不便于更好地满足不同的事故需求,不便于达到更好地缓解不同类型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设计,解决了不便于更好地满足不同的事故需求,不便于达到更好地缓解不同类型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设计,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的内部安装有隔板,且隔板的内壁安装有高位阀门,所述隔板的内壁安装有低位阀门,所述隔板的内壁开设有常开补水孔,所述补水箱的下端设置有补水管线,所述补水箱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壁安装有平衡管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水箱与隔板卡合连接,且补水箱的内壁长度大于隔板的外壁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与高位阀门卡合连接,且隔板的内壁为开孔式设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与低位阀门卡合连接,且隔板的内壁宽度大于低位阀门的外壁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水管线与补水箱螺纹连接,且补水管线的一端外壁为螺纹状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水管线与补水箱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补水箱的两端外壁紧密贴合,且密封圈的外壁与平衡管线的内壁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平衡管线与补水箱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设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非能动调节流量的先进堆芯补水箱设计,通过设置隔板对高位阀门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高位阀门的设置便于当满足信号后,依靠压差、信号驱动或弹簧等实现非能动开启,无需电源驱动,可靠性极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9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