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8885.3 | 申请日: | 2021-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曾铃;杨子儒;刘杰;黎繁;罗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闵媛媛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土 耦合 作用 裂隙 模拟 装置 及其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箱、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及量测系统;
所述试验箱,用于放置岩土试样并模拟岩土试样的湿度、温度及所受光照环境;
所述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湿度、温度;
所述岩土试样外随试样高度变化包裹有不同层数的橡皮膜(10),用于模拟岩土试样所受围压;
所述量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微波加热装置(9)、红外成像仪(7);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岩土试样的温度;
所述微波加热装置(9),用于微波加热岩土试样内部的水;
所述红外成像仪(7),用于记录微波加热全过程中岩土试样内部水的形态及变化,即得岩土试样内部裂隙的形态及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包括环境模拟箱(3),环境模拟箱(3)的箱壁采用保温结构,环境模拟箱(3)内部设有试样室(19),试样室(19)的壁面采用隔微波结构,试样室(19)内部放置有岩土试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试样的上部安装有上部渗水器(22),上部渗水器(22)包括圆柱状的筒体,筒体的直径与试样直径相同,筒体的底部设有PVC透水膜,PVC透水膜与岩土试样顶部接触,上部渗水器(22)通过对应的输水管(18)与马氏瓶(12)相连,用于维持上部渗水器(22)中水的高度,连接上部渗水器(22)的输水管(18)上安装有自动阀门,用于定时对上部渗水器(22)输水,模拟地表滞留水;
所述岩土试样的中部安装有中部渗水器,即环形渗水器(17),环形渗水器(17)包括横截面为圆环形的筒体,筒体的内径与岩土试样直径相同,筒体的内侧壁设有PVC透水膜,环形渗水器(17)通过对应的输水管(18)与马氏瓶(12)相连,用于控制环形渗水器(17)的渗水程度,环形渗水器(17)通过PVC透水膜向试样上下方向渗水;
所述岩土试样的下部安装有下部渗水器(23),下部渗水器(23)包括圆柱状的筒体,岩土试样直径小于筒体的直径,下部渗水器(23)通过对应的输水管(18)与马氏瓶(12)相连,用于模拟的地下水水位高度,下部渗水器(23)通过透水石(8)向岩土试样渗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室(19)上方安装有高度可调、角度可调的聚光灯(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模拟箱(3)内安装有加热板(6),环境模拟箱(3)的内侧壁安装有多个微型风扇(5),用于将热空气吹向距加热板(6)较远的位置,使环境模拟箱(3)加热更加均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室(19)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4)和温控器(11)电连接,温控器(11)与加热板(6)电连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控制加热板(6)开启或关闭;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4)与环境模拟箱(3)外的显示屏电连接,用于读取并显示温度传感器所测量的温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装置(9)安装于试样室(19)侧壁内部,安装微波加热装置(9)的试样室(19)侧壁无隔微波结构,使微波能传递至试样室(19)内,用以快速升高岩土试样内部水的温度,微波加热装置(9)通过数据收集控制线连接计算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岩土湿、热、力耦合作用的裂隙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成像仪(7)至少设置两个,分别安装于试样室(19)相互垂直的两个侧壁内侧,红外成像仪(7)通过数据收集控制线与计算机连接,从两个方向拍摄岩土内部裂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88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