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一体式结构薄壁阵列的在位冰冻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8338.0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王永青;王诚鑫;王松建;张德涵;王勇;刘阔;马小飞;郭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体式 结构 薄壁 阵列 在位 冰冻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面向一体式结构薄壁阵列的在位冰冻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一种在位冰冻夹具系统实现,所述的在位冰冻夹具系统由冰冻装置、辅助装置和制冷系统组成;
所述冰冻装置包括冰冻夹具壳体(11)和保温盖(6);冰冻夹具壳体(11)具有保温作用,且内部设置有制冷管,通过制冷管内的液氮流动实现制冷;保温盖(6)用于冰冻过程的保温;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压板(14)、模板(7)和定位器(13);其中,模板(7)设于冰冻夹具壳体(11)中,定位器(13)和模板(7)用于毛坯(15)的定位,压板(14)用于夹紧毛坯(15)边缘;
所述制冷系统包括液氮罐(8)、喷管(5)和制冷装置(12);其中,制冷装置(12)与冰冻夹具壳体(11)内的制冷管相连,控制冰冻夹具壳体的液氮流入,来实现制冷功率调控;喷管(5)连接液氮罐(8),实现对加工局部喷射液氮;
所述的在位冰冻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杯阵列侧在位冰冻加工
将冰冻夹具壳体(11)固定于机床工作台(9)上,模板(7)、压板(14)和定位器(13)固连于冰冻夹具壳体(11)中,将毛坯(15)吊装到模板(7)上,其中,模板(7)上设有与杯阵列(1)相匹配的杯槽(21),模板(7)表面涂有水层(16);利用定位器(13)对毛坯(15)的侧面进行定位,利用压板(14)对毛坯(15)的边缘进行压紧;利用刀具(4)开展杯阵列(1)加工:
首先,切除杯阵列(1)的杯间区域,留有杯阵列边缘余料(18),形成杯阵列凹槽(17);其次,进行杯外壁的粗加工与精加工;最后,进行杯内壁的粗加工;清理切屑,将杯阵列凹槽(17)及杯阵列(1)内充满水(19),在冰冻夹具壳体(11)上盖上保温盖(6),启动制冷装置(12),控制冰冻夹具壳体(11)对水(19)进行制冷冰冻;待结冰完成后,移除保温盖(6),利用刀具(4)开展杯阵列(1)侧杯内壁在位冰冻加工,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制冷装置(12)和冰冻夹具壳体(11)的制冷作用,防止环境热干扰导致的冰(20)融化;在位冰冻加工完成后,融化冰(20),排出废水;在切除杯阵列边缘余料(18)过程中,为避免压板(14)对基板(3)表面产生压痕,移除压板(14)和定位器(13),水层(16)在制冷装置(12) 和冰冻夹具壳体(11)的制冷条件下冻结成冰层(24),利用冰层(24)的冻粘性夹紧工件,完成杯阵列边缘余料的切除;
第二步,腔阵列侧在位冰冻加工
吊装翻面,将杯阵列(1)插入模板(7)的杯槽(21)内,其中,模板(7)表面涂有水层(16);利用定位器(13)对工件定位,利用压板(14)对工件压紧;利用刀具(4)开展腔阵列(2)的加工:
首先,切除腔阵列(2)的腔间区域,留有腔阵列边缘余料(23),形成腔阵列凹槽(22);其次,进行腔外壁的粗加工与精加工;最后,进行腔内壁的粗加工;清理切屑,将腔阵列凹槽(22)及腔阵列(2)内充满水(19),在冰冻夹具壳体(11)上盖上保温盖(6),启动制冷装置(12),控制冰冻夹具壳体(11)对水(19)进行制冷冰冻;待结冰完成后,移除保温盖(6),利用刀具(4)开展腔阵列(2)的腔内壁在位冰冻加工,加工过程中,始终保持制冷装置(12)和冰冻夹具壳体(11)的制冷作用,防止环境热干扰导致的冰(20)融化;在位冰冻加工完成后,融化冰(20),排出废水;在切除腔阵列边缘余料(23)过程中,移除压板(14)和定位器(13),在制冷装置(12)和冰冻夹具壳体(11)的制冷条件下,水层(16)结成冰层(24),利用冰层(24)的冻粘性夹紧工件,完成腔阵列边缘余料的切除;
至此,一体式结构薄壁阵列加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位冰冻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冰冻加工杯阵列(1)的杯内壁和腔阵列(2)的腔内壁过程中,喷管(5)连接液氮罐(8),并跟随加工轨迹,对加工局部喷射液氮,避免切削热导致的冰融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3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