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17451.7 | 申请日: | 2021-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吴蕴玉;牛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18;G01N33/24;G01N1/08;G01N1/10;G01N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志平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生态系统 循环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监测装置,包括预埋箱和可移动监测取样系统,预埋箱埋置于农田,预埋箱内置与农田相连的水位监测系统,预埋箱侧面设有地下取样孔,可移动监测取样系统包括可移动静态箱、可移动取样器和传感器系统,可移动静态箱可拆卸地安置于农田,可移动取样器穿过地下取样孔后水平插入农田内,传感器系统能够监测可移动静态箱内气体数据、农田表层水土数据以及可移动取样器内地下水土气数据。本发明的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监测装置,能够采集农田地表空气、径流、不同深度的土壤、土壤空气和淋溶液并实时监测农田氮素情况,监测农田整体氮循环过程,同时能够进行连续多次取样,减少取样过程中的人为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监测装置,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和消费国,且近些年氮肥用量与粮食总产增速呈正相关,为保障产量,氮肥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之一。然而,中国氮肥的消费量现已超过作物最大生产量的需求量,氮盈余现象普遍存在,且农田氮素流失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恶化、土壤污染、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过程与氮素环境效应紧密相关,农田中的氮输入主要为氮肥,生物固氮和大气沉降等也有一定贡献;氮输出包括动植物吸收、氨挥发、反硝化产生的气体排放、径流与淋溶损失;内部过程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的矿化与固定、硝化与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土壤吸附与解吸等过程。研究农田氮循环特征,监测农田生态系统作物种植过程中地表径流和淋溶渗漏的水体、不同深度的土壤、地表大气和土壤空气中氮素状况,监控农田整体氮循环过程,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减少农田氮素对环境不利影响提供思路和对策,为实现大面积农田氮肥增产增效提供有效途径。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过程向来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受限于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的复杂性与研究手段的匮乏,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农田取样困难且易破坏原有结构状态,常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或蒸渗仪小区试验,即使是农田试验,多是只能涉及氮循环中的某一过程或某几个关键过程,难以研究农田整体的氮循环情况;蒸渗仪小区试验往往只能针对特定部位进行取样监测,且土壤中的预埋管道易堵塞、难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农田地表空气、径流、不同深度的土壤、土壤空气和淋溶液中的氮素浓度情况,垂向监测农田整体氮循环过程,同时能够进行连续多次取样,减少取样过程中的人为干扰的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监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监测装置,包括预埋箱和可移动监测取样系统,所述预埋箱埋置于农田,所述预埋箱内置与农田相连的水位监测系统,所述预埋箱的侧面上开设有地下取样孔,所述可移动监测取样系统包括可移动静态箱、可移动取样器和传感器系统,所述可移动静态箱可拆卸地安置于农田,所述可移动取样器穿过所述地下取样孔后水平插入农田内,所述传感器系统采集所述可移动静态箱内气体数据、农田表层水土数据以及所述可移动取样器内农田地下水土气数据。
所述水位监测系统包括水位管,所述水位管一端穿过所述预埋箱底部与农田相连,所述水位管伸入农田部分包有纱布滤层,所述水位管另一端经直角弯头延伸至当地田埂高度,所述水位管内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数据盒连接,所述数据盒与经通讯模块连接将水位监测数据发送至远程平台。
所述可移动静态箱包括套筒和底座,所述套筒侧壁开设取气孔,所述取气孔依次连接气体阀和取气筒,所述底座下端插入土壤,所述底座上端为回字形凹槽,所述套筒的下端插入所述回字形凹槽。
所述可移动取样器包括取土器和水气取样管,所述取土器包括从前往后依次相连的钻土尖端、螺旋形取土段、螺旋镂空筒状段和直壁镂空筒状段,所述直壁镂空筒状段上设有把手,所述壁镂空筒状段后侧设有塞体,所述水气取样管位于所述螺旋镂空筒状段和直壁镂空筒状段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74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