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发中毒品定量测定试纸条、试剂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14745.4 申请日: 2021-06-25
公开(公告)号: CN113640521A 公开(公告)日: 2021-11-12
发明(设计)人: 唐本忠;王德建;贾红青;刘勇;王志明;林建慧;胡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33/58 分类号: G01N33/58;G01N33/577;G01N33/558;G01N33/548;G01N33/533;G01N33/94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江裕强
地址: 510535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毛发 毒品 定量 测定 试纸 试剂盒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毛发中毒品定量测定试纸条、试剂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试纸条包括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和底板;所述结合垫喷涂了聚集诱导发光荧光纳米微球修饰的检测抗体和质控蛋白兔IgG;所述硝酸纤维素膜设置了检测线和质控线,分别包被毒品完全抗原和羊抗兔IgG;所述吸水纸用于吸收未反应的纳米微球、修饰抗体和待测液;所述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是按照以样本垫为起始位置的横向层析方向,依次相互交叠固定于底板上。试剂盒包括毛发裂解液和试纸条。本发明的试纸条及试剂盒通过结合便携的荧光读数仪,可提供一种高灵敏、准确的毛发痕量毒品现场分析技术,应用于法医毒物分析、安检以及毒驾筛查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和公共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发中毒品定量测定试纸条、试剂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毒品滥用不仅给吸毒者带来危害,更给盗抢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埋下隐患。毒品作为一种成瘾性极强的药物,对人的中枢神经造成危害的同时,还会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依赖。长期滥用毒品不仅易导致精神性疾病,还会由此引发自伤自残、暴力伤害、“毒驾”等。通过对人体中代谢的毒品检测成为排查和控制吸毒人员的重要手段。

毒品检测通常取材自血液、唾液、尿液及毛发,毛发检测与血液、唾液、尿液检测相比,具有独特优势。毒品进入人体后代谢迅速,体液检测如血液、唾液和尿液仅能反映1-3天或更短时间内的吸毒状况;毛发中的毒品来自于药物沉积,不会或很少流失,能反映长时间的吸毒情况。毛发样品有检测时效长、吸食毒品信息全面、样本易保存和采取、可重复取样等特点,更甚者还可通过对毛发分段分析了解其近期吸毒史,因此,毛发中毒品检测在法医毒物分析、现场勘察及缉毒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毛发中毒品含量较少,因此对灵敏度和准确度要求较高。在我国,毛发中毒品分析主要采用实验室方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实验室方法主要为色谱法,色谱法具有极高灵敏度和准确度,但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且耗时长等缺陷,使其无法满足相关可疑人员的大批量排查和跟踪,尤其是对于基层技术人员较难操作;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将荧光和快速免疫层析结合的技术,利用荧光物质取代原始的胶体金作为新的检测信号,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定量等特点,更能满足现场进行的大批量毛发中药物检测需求。

目前,荧光免疫层析技术采用的标记荧光主要是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和量子点微球等,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有超过200nm的斯托克斯位移和长余辉,可避免背景信号干扰,但检测需要结合单模光纤和时间控制器件实现(Rapid and Sensitive Lateral FlowImmunoassay Method for Procalcitonin(PCT)Based on Time-ResolvedImmunochromatography.XY Shao,CR Wang,CM Xie,XG Wang,RL Liang,WW Xu,sensors,2017,17(3));量子点鲜艳多彩,但其核壳结构的制备工艺复杂、造价较高且在长期存储中容易脱落(CdTe/CdS quantum dot-labeled fluorescent immunochromatography teststrips for rapid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J Yu,J Su,J Zhang,XWei,A Guo,Rsc Advances,2017,7(29))。近年来,具有独特性质的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崛起,聚集诱导发光材料与传统荧光分子所具有的荧光聚集猝灭(aggregation-causedquenching,ACQ)现象不同,其分子内的运动受限导致AIE分子存在从单分子态弱荧光到聚集态强荧光转换的现象,特别是在聚集、干燥或薄膜状态下其荧光效率出现显著增长的性质。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具有来源广泛、成本较低等特点,持久或多次激发的发光稳定性和抗光漂白性高,使用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制备的纳米荧光微球和市场上常见的传统荧光微球相比,可以达到更好的光稳定性和更强的荧光信号效果。迄今为止,采用聚集诱导发光荧光纳米微球修饰抗原抗体,并用于高灵敏、准确的毛发中毒品含量测定技术,还未见相关文献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47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