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殖装置、养殖方法、防污测试系统及防污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92680.8 | 申请日: | 2021-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碧茹;刘梁程;宋俊祎;梁超;叶宗煌;曾玲;李保山;淦克胜;吴吉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钱朝辉;杨斌 |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装置 方法 防污 测试 系统 | ||
1.一种藤壶幼虫的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缸体(1)、用于给藤壶幼虫投加藻液的加藻模块(2)和用于带动所述主缸体(1)内的水体流动的水驱动模块(3),所述主缸体(1)内的水体中悬浮设有用于容置藤壶幼虫的悬浮隔离盒(4),所述悬浮隔离盒(4)上设有筛孔,所述加藻模块(2)的出藻口与所述悬浮隔离盒(4)连通;
所述悬浮隔离盒(4)包括浮力层(401)和设于所述浮力层(401)下方的盒体(402),所述筛孔设于所述盒体(402)底部,所述筛孔的孔尺寸小于藤壶幼虫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缸体(1)通过带孔分隔组件(5)分成若干个分缸体;所述带孔分隔组件(5)的上部为不开孔的隔离板(501),且保证所述主缸体(1)内的水位不高于所述隔离板(501)的顶部,也不低于所述隔离板(50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驱动模块(3)包括泵(301)和与所述泵(301)的出水口连接的输水管(302),所述泵(301)设于所述主缸体(1)的一侧,所述输水管(302)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主缸体(1)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装置还包括水体过滤净化模块、水体加热模块(7)以及水体补充模块(8)。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藤壶幼虫的养殖装置养殖藤壶幼虫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藤壶无节幼虫放置于所述悬浮隔离盒(4)中,再将所述悬浮隔离盒(4)放置于所述主缸体(1)中;
S2:开启所述水驱动模块(3)带动水循环流动,定时开启所述加藻模块(2)将藻液加入到所述悬浮隔离盒(4)中为藤壶无节幼虫提供饵料,使藤壶无节幼虫变态为藤壶腺介幼虫;
S3:培养完成后,从所述悬浮隔离盒(4)中收集藤壶腺介幼虫,即完成藤壶幼虫养殖过程。
6.一种藤壶腺介幼虫的防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养殖装置养殖得到的藤壶腺介幼虫的缸体和用于带动所述缸体内的水体流动的水驱动模块(3),所述缸体中设有用于藤壶腺介幼虫附着的防污测试装置(9)。
7.一种藤壶腺介幼虫的养殖-防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养殖装置和用于藤壶腺介幼虫附着的防污测试装置(9),所述防污测试装置(9)在所述养殖装置养殖完成且将所述悬浮隔离盒(4)的藤壶腺介幼虫原位倒入所述主缸体(1)后再放入所述主缸体(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殖-防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测试装置(9)包括固定杆(901)、夹具(902)与用于藤壶腺介幼虫附着的测试板(903),所述测试板(903)通过夹具(902)与固定杆(901)连接,所述固定杆(901)架设于所述主缸体(1)的上缘。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7或8中所述的藤壶腺介幼虫的养殖-防污测试系统的防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藤壶幼虫养殖过程与藤壶腺介幼虫防污测试过程,所述藤壶幼虫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藤壶无节幼虫放置于所述悬浮隔离盒(4)中,再将所述悬浮隔离盒(4)放置于所述主缸体(1)中;
S2:开启所述水驱动模块(3)带动水循环流动,定时开启所述加藻模块(2)将藻液加入到所述悬浮隔离盒(4)中为藤壶无节幼虫提供饵料,使藤壶无节幼虫变态为藤壶腺介幼虫;
S3:培养完成后,从所述悬浮隔离盒(4)中收集藤壶腺介幼虫,即完成藤壶幼虫养殖过程;
所述藤壶腺介幼虫防污测试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关闭所述加藻模块(2),设置防污测试过程中主缸体(1)内的工艺参数;
S5:将所述悬浮隔离盒(4)中的藤壶腺介幼虫原位倒入所述主缸体(1)中,放入所述防污测试装置(9),观察藤壶腺介幼虫在防污测试装置(9)上的附着行为,即完成藤壶腺介幼虫防污测试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26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物品丢失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投币小区电动车充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