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70335.4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崇殿举;王宗刚;王泽朋;孙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地久恒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G65/32 |
| 代理公司: | 安徽韬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7 | 代理人: | 范雅茜 |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定位 传输 建筑 施工 上料机 | ||
1.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包括传输机构(200)和设置在传输机构(200)底部的承载机构(300),承载机构(300)包括上料箱(33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200)包括两个传输架(210),传输架(210)呈对称设置,且两个传输架(210)之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220),驱动齿轮(220)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221),且驱动齿轮(220)的外部设有定位架(100),定位架(100)对应驱动齿轮(220)的移动方向上开设有定位轨道(110),驱动齿轮(220)与定位轨道(110)一侧内壁开设有的定位齿槽(111)啮合连接,两个传输架(210)之间对应辅助齿轮(230)两侧的位置还转动连接有辅助齿轮(230),所述传输机构(200)与承载机构(300)之间通过安装的轮传动组件(310)驱动上料箱(330)沿传输机构(200)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100)底部设有支撑底座(120),支撑底座(120)预埋在地下用于对定位架(100)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辅助齿轮(230)的外壁均与定位架(100)外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传动组件(310)包括传动架(311),传动架(311)的顶部设有传动轴(3111),传输架(210)对应传动轴(3111)移动的方向上开设有传输槽(211),传动架(31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12),转动轴(312)的一端安装有输出电机(3122),转动轴(3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输出轮(3121),输出轮(3121)与传输架(210)底部设置的贴合板(212)贴合,另外转动轴(312)与上料箱(330)之间通过设置的连接架(3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311)为三叶形结构,相邻两个叶面之间的夹角相等,且顶部的两个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顶部的两个叶面与传动轴(3111)固定连接,底部的一个叶面与转动轴(3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111)的外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3112),传动轮(3112)的外壁与传输槽(211)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20)包括转接部(321),转接部(321)的中间位置与转动轴(312)转动连接,转接部(321)的两端还固定连接有扩面部(322),扩面部(322)向外展开与上料箱(330)顶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箱(330)的两侧为镂空结构,以使上料箱(330)形成承载物料的空腔,且空腔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板(331),辅助板(331)的一侧安装有辅助电机(3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331)展开后的顶面为倾斜结构,以形成一个与地面贴合的坡面,且辅助板(331)的贴合端底部安装有缓冲板(334),缓冲板(334)的顶部设有缓冲柱(3341),缓冲柱(3341)与辅助板(331)之间通过缓冲弹簧(3342)弹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定位传输式的建筑施工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331)的两侧设有侧挡板(3311),上料箱(330)内部对应侧挡板(3311)的位置开设有预留槽(3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地久恒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地久恒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3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