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酸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农药增效剂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65924.3 | 申请日: | 2021-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晨;赖秋勤;徐汉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B37/16 | 分类号: | C08B37/16;A01N25/02;A01N47/38;A01N43/36;A01N43/9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双;刘明星 |
| 地址: | 51064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环糊精 衍生物 作为 农药 增效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氨基酸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农药增效剂的应用。本发明的氨基酸环糊精衍生物是以氨基酸或氨基酸酯在碱性条件下与单‑6‑O‑(对甲苯磺酰基)‑β‑环糊精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的,安全无毒,制造成本低;将氨基酸环糊精衍生物与农药活性成分络合,可提高农药溶解度,有协同增效作用;因此可用做农药增效剂,解决部分杀虫剂溶解性低、药效差的问题,具有提高杀虫剂药效,缓解害虫抗药性产生的作用,可以为高效农药制剂的开发、改良提供候选助剂,有利于农药减量增效的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氨基酸环糊精衍生物作为农药增效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些虫害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而化学药剂是防虫的最有效办法。但是,许多农药杀虫剂本身几乎不溶于水,大部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其对环境所造成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据统计,常规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约80%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造成了害虫的天敌或其他益虫大量减少、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和环境污染;农药的不当使用,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大量积累,农产品质量及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受污染的农产品在食用后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胃肠道疾病、癌症、心血管病,甚至导致遗传畸形。
因此,在不减少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现有农药的药效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是改善农药残留污染的有效方法。目前的研究发现形成环糊精包合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超分子环糊精(Cyclodextrins)是由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环状麦芽低聚糖化物,经淀粉生物转化而得。其常见类型有α-、β-、γ-3种,其中β-环糊精应用最多,是医药等诸多行业的良好包埋剂。环糊精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以及农业等方面。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态,环糊精被称为分子胶囊,环糊精用于研究水溶液中的分子识别、包合作用的实质和分子的自组装等,是当前环糊精化学的热点领域之一。
专利CN102060941报道了类似的化合物的制备,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a是0,1,2,3,4,5,6,7或8中的一个;b是1,2,3,4,5,6,7,8或9中的一个;a+b是6,7,8或9中的一个;f是0、1或2中的一个;R1是(C1-C6)亚烷基,任选被1至2个CH3基团、1至2个OH基团或(CH2)v-亚苯基-(CH2)k-取代,其中v是0、1、2、3或4中的一个,k是0、1、2、3或4中的一个;R2、R3是-H、甲酰基、乙酰基、甲基、乙基、乙酸基、苄氧羰酰基、叔丁氧羰酰基、芴甲氧羰酰基、-CH2COOM、羟苯基中的一个,取代基可相同或不同;M是-H、NH4或碱金属离子。所述化合物结构中主要涉及6-脱氧硫醚α-氨基酸衍生物环糊精、6-脱氧亚砜基α-氨基酸衍生物、6-脱氧砜基α-氨基酸衍生物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肌松拮抗作用药物中的用途。
专利WO2019215645中报道了环糊精作为提高生物活性的农业化学传递系统的使用,但所述化合物结构中不含有氨基酸类结构的取代物。
专利WO 2017045904中涉及控制抗性昆虫的一种方法,其中抗性昆虫被环糊精复合物处理,其特征在于,该环糊精复合物是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复合物。但所述环糊精类化合物结构中不含有氨基酸类结构的取代物。
专利CN101362807A报道了类似的化合物的制备,但是反应步骤繁琐,该方法为先合成出碘代环糊精,然后将氨基酸在碱存在下与碘代环糊精缩合而得到氨基酸环糊精衍生物。所述的氨基酸采用组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环糊精为β-环糊精,反应过程中使用到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溶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