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45247.9 | 申请日: | 202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蒋权;梁方正;范文辉;黄乙彬;吴佩贤;蔡东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鹏之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3F3/06;H02K7/06;F21V33/00;F21V2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 代理人: | 缪太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工程施工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属于给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外壳,支撑外壳的右端开凿有管道容纳孔,支撑外壳的上端开凿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左右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两个转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两个第一挡板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四个第二固定板的右端均开凿有滑孔,两个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外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最终可以实现对管道基坑内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基坑内壁的泥土砂石滚落砸伤施工人员,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维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是水的一个社会循环的问题,给水是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水净化为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网,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排水是把我们生产、生活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的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时主要是安装给水排水管道,在安装给水排水管道的过程中,需要用安全装置保护给水排水管道。
现有给排水管道施工维护时,基坑内壁的泥土砂石经常滑落,给施工人员维修管道造成不便,也会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本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它可以实现对管道基坑内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防止基坑内壁的泥土砂石滚落砸伤施工人员,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维修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内开凿有管道容纳孔,所述支撑外壳的上端开凿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两个所述转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四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均开凿有滑孔,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外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机构和丝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支撑外壳的上侧设置有照明机构,所述支撑外壳的上端开凿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支撑外壳内设有弹力机构,所述支撑外壳靠近安装槽一侧设置有把手机构,所述支撑外壳的上侧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支撑外壳的下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支撑外壳的上端开凿有容纳槽,滑动机构包括座板、两个第一滑块和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内,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座板的两侧端,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凿于安装槽的两个内壁,弹力机构包括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滑块的端面,两个所述弹簧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所述卡位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和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固定块均固定连接于座板的靠近第二固定板一侧,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开凿于两个固定块的上端,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和右侧两个第二固定板相匹配,右侧两个第二固定板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滑杆和第二挡板,其中一个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一侧第一挡板上的两个滑孔内,另一个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另一侧第一挡板上两个滑孔内,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滑杆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板和螺纹孔,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二挡板的靠近丝杠的一端,所述螺纹孔开凿于第三固定板的上端,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于丝杆,所述第三固定板和容纳槽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鹏之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鹏之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5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超声漏兰姆波的薄壁管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蚕茧的煮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