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向γ相PVDF/CTAB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20855.4 | 申请日: | 202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刘坤;刘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7/16;C08K5/19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季海菊 |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pvdf ctab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一种取向γ相PVDF/CTAB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相变能力,在低温成核高温结晶的作用下增加了聚偏氟乙烯γ相的成核率,加快了γ相的生长速率,并在高温拉伸作用下得到了取向γ相的PVDF,可以快速制备取向γ相PVDF/CTAB复合薄膜;检测对比发现,在经过拉伸后的PVDF/CTAB复合薄膜中含有大量的取向γ相PVDF;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压电性与铁电性强的优异性能,实现作为一种耐高温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在包括电容器、传感器、信息储存、电子器件和耐高温的热敏性材料方面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向γ相PVDF/CTAB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功能化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多晶型的半结晶聚合物,它最常见的晶型有三种,分别为α、β和γ;其中α相聚偏氟乙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用在电子、化工、太阳能器件等;β相聚偏氟乙烯具有良好的压电、铁电效应,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换能器件,如压敏器件、湿敏器件等;γ相同样具有铁电性、压电性,并且γ相的居里温度要高于β相,是一种优异的耐高温柔性压电材料。取向是提高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现有技术制备聚偏氟乙烯通常采用熔体拉伸的方法,具有γ相含量低的缺陷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向γ相PVDF/CTAB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相变能力,在低温成核高温结晶的作用下增加了聚偏氟乙烯γ相的成核率并加快了γ相的生长速率,可以快速的制备耐高温的PVDF介电膜;具有极性相含量高、时间短、易于工业化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取向γ相PVDF/CTAB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PVDF与CTAB粒料置于70-90℃的真空烘箱中,烘干12-24h移除水分;
2)取步骤1)中烘干后的PVDF与CTAB粒料,以质量比为100/0至100/2的配比混合均匀;并使用热压机在190-200℃的温度下压制为有型样品;
3)将步骤2)制得的有型样品在室温环境下冷却至室温,得到PVDF/CTAB的有型样品;
4)将步骤3)中的有型样品,在高低温拉力机中拉伸,拉伸温度为150-160℃,拉伸速率为5-1000mm/min,制得PVDF/CTAB复合薄膜。
所述步骤1)中PVDF粒料的质均分子量为71000。
所述步骤1)中CTAB粒料的质均分子量为364.45。
所述步骤4)中150-160℃以5-1000mm/min拉伸后制得PVDF/CTAB复合薄膜,使用红外光谱手段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其晶型为β+γ晶型。
所述的有型样品可以为长方体、锥体、圆锥体、圆柱体或其它规整或不规整形体,优选为哑铃型样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CTAB提高PVDF的相变能力,并在高温拉伸作用下得到了取向的γ相PVDF,在低温成核高温结晶的作用下增加了聚偏氟乙烯γ相的成核率并加快了γ相的生长速率;可以快速的制备取向γ相PVDF,γ相含量能够达到89%。本发明采用了高分子结晶材料,制备具有介电性多功能复合薄膜代替传统的陶瓷类介电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赋予了PVDF优异的介电性能与耐高温性,有望在压力传感器、锂离子电池、汽车马达、耐高温的热敏电阻器件等领域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08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