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解焚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14923.6 | 申请日: | 202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廖金军;伍容;易达云;苏亮;范远哲;张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2;F23G5/16;F23G5/46;F23J15/06;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东梅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系统 | ||
1.一种热解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解焚烧炉(100)和换热器(200);
所述热解焚烧炉(100)包括炉体(101)以及设置于所述炉体(101)的进气口(102)和排烟口(103);
所述换热器(200)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烟气管道(201)和助燃气管道(202);所述烟气管道(201)的两端分别连通烟气入口(203)和烟气出口(204);所述助燃气管道(202)的两端分别为助燃气入口(205)和助燃气出口(206);
所述排烟口(103)与所述烟气入口(203)相连通;所述助燃气出口(206)与所述进气口(102)相连通;
所述主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筒体(207)和第二筒体(208);所述烟气管道(201)贯穿于所述第一筒体(207)和所述第二筒体(208);所述第二筒体(208)内填充有换热介质,所述第二筒体(208)的侧壁设有换热介质的气化出口(214),所述气化出口(214)与所述炉体(101)的进气口(102)相连通;
所述助燃气管道(202)通过外接管(210)贯穿于所述第一筒体(207)和所述第二筒体(208);
所述第一筒体(207)内设有折流组件,所述折流组件包括纵向布置的第一折流板(211)和第二折流板(212);
所述第一折流板(211)与所述第一筒体(207)的内壁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折流板(212)与所述第一筒体(207)的内壁存在第二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为对侧布置;
所述第二筒体(208)内的所述烟气管道(201)位于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筒体(208)内的所述助燃气管道(202)为环绕于所述烟气管道(201)四周的多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203)和所述烟气出口(20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筒体(207)和所述第二筒体(208);
所述助燃气管道(202)贯穿于所述第一筒体(207)和所述第二筒体(208),且所述助燃气入口(205)和所述助燃气出口(206)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筒体(208)和所述第一筒体(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解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207)和所述第二筒体(208)通过法兰管(209)相连通,
所述烟气管道(201)通过所述法兰管(209)贯穿于所述第一筒体(207)和所述第二筒体(2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解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08)内的所述助燃气管道(202)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第二筒体(208)的侧壁,并与所述外接管(210)相连通;
所述外接管(210)的出口端和所述助燃气出口(206)均与所述第一筒体(207)的侧壁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207)内的所述烟气管道(201)贯穿于所述第一折流板(211)和所述第二折流板(2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解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207)内,所述烟气入口(203)和所述助燃气出口(206)之间以及所述法兰管(209)与所述外接管(210)之间,均设有与所述第一筒体(207)的内壁相匹配的第一挡板(217);
所述第一筒体(207)内的所述烟气管道(201)为四根,且所述烟气管道(201)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一挡板(217)并分别与所述烟气入口(203)和所述法兰管(209)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解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08)内,所述烟气出口(204)和所述助燃气入口(205)之间以及所述法兰管(209)与所述外接管(210)之间,均设有与所述第二筒体(208)的内壁相匹配的第二挡板(218);
所述第二筒体(208)内的所述烟气管道(201)为四根,且所述烟气管道(201)的两端穿过所述第二挡板(218)并分别与所述烟气出口(204)和所述法兰管(209)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9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