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05069.7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华;曹一;周辉;蔡长秀;姚亚双;刘毅;郑吉红;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043 | 分类号: | C04B35/043;F27D1/00;F27D1/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rh 底部 槽低蚀区用镁 尖晶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它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镁砂75~92%、铝镁尖晶石6~20%、抗氧化剂0.2~2%、氧化镧0.3~2%、络合镁铝胶结剂1.5~5%。本发明的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降低了镁尖晶石砖的碳含量,杜绝了镁尖晶石砖中碳和氧化镁的消耗反应,降低了气孔率,延缓了镁尖晶石砖的侵蚀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尖晶石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RH炉是在钢铁冶金行业中最为常见的炉外精炼设备,由浸渍管、环流管、底部槽、中部槽、上部槽、合金溜槽、热弯管等部分组成。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大范围推广后,工作衬耐材普遍使用高温性能良好,抗渣性能优异的镁铬砖。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逐渐提升,镁铬砖由于可能在使用及存放过程中产生Cr6+,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已被国家列入限制使用耐火材料。市场上已出现大量的无铬镁尖晶石砖研究报导及应用,无铬镁尖晶石砖逐渐成为RH炉衬主要耐火材料。
底部槽是RH炉的重要组成部分,RH炉在运转过程中,钢水仅在底部槽下部1/3-1/2区域内循环,该区域耐材损毁主要是以钢水的冲刷及钢渣的侵蚀为主,可以视为底部槽的高蚀区;而底部槽高蚀区以上部位主要受到钢渣的喷溅,吹氧,真空镁尖晶石砖自耗反应的影响,可以视为底部槽的低蚀区。底部槽两个区域使用环境有着较大的区别,多数厂家在底部槽使用同一方案,造成了局部效果不佳,底部槽整体拆除现象,造成耐材浪费,有必要对底部槽耐材进行合理设计,达到性价比最优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镁尖晶石砖降低了镁尖晶石砖的碳含量,杜绝了镁尖晶石砖中碳和氧化镁的消耗反应,降低了气孔率,延缓了镁尖晶石砖的侵蚀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它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它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镁砂选自电熔镁砂或烧结镁砂。
进一步地,所述镁砂中MgO的质量分数≥96%,其由3mm<粒度≤5mm的镁砂、1mm<粒度≤3mm的镁砂、0.088mm<粒度≤1mm的镁砂、以及粒度≤0.088mm的镁砂组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铝镁尖晶石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68%~91%,其由0.088mm<粒度≤1mm的铝镁尖晶石和粒度≤0.088mm的铝镁尖晶石组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选自Si、BC4、BN中的一种或几种。
再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镧中La2O3的质量分数≥80%,其粒度为≤0.088mm。
更进一步地,所述络合镁铝胶结剂中MgO的质量分数≥45%,其粒度为≤0.088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RH炉底部槽低蚀区用镁尖晶石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粒度>0.088mm的原料及络合镁铝胶结剂一次性加入混碾机中,干混0.5~3分钟;
2)在混碾机中加入1%~2%的水,混合0.5~5分钟;
3)在混碾机中加入剩余粒度≤0.088mm的原料,混合5~25分钟后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5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组件可定制多接口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胸外科用穿刺装置





